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螃蟹常年生活在水里,自然不必洗澡。但眼下,給螃蟹“洗澡”,卻是很多水產攤販的一個新差事。他們用清潔劑給螃蟹“洗澡”,然后用一把毛刷,把一般螃蟹“刷”成“陽澄湖大閘蟹”。另外一種給螃蟹“洗澡”的方法,更是別出心裁。一些水產養殖戶在外地養蟹,在螃蟹即將銷售的前幾天,把螃蟹運到陽澄湖,用網兜住,再撈出來出售。這樣,眼睛一眨,“公雞”變成了“鴨”。
地處江蘇的陽澄湖,方圓113平方公里,所產陽澄湖清水大閘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脂滿膏豐,肉質鮮美。民間歷來有“湖蟹上,百味淡”的說法,深秋季節,持螯賞菊,為士人墨客所追捧。陽澄湖大閘蟹是一種標識,它意味著美食和不菲的價格。眼下,要是一般的螃蟹,價格在30元左右一斤。而把它們洗成陽澄湖大閘蟹,則每只可賣到30元以上,3兩以上的母螃蟹在北京可賣到88元一只。
建立在假貨市場上的消費,注定不會長久。給螃蟹“洗澡”的后果,就是陽澄湖大閘蟹市場難保;陽澄湖大閘蟹的美名將被玷污;為培植陽澄湖大閘蟹產業,沿湖養殖戶、蟹農以及當地為扶持大閘蟹產業而辛勤耕耘的水產工作者的心血將付之東流。
一個產業的扶持和發展,需要長期的、艱辛的努力。一是投入。只有在一定社會投入的基礎上實現較為充分的競爭后,一個產業才會形成產業規模和合理的資源配置。二是市場建設。一個成熟的、運營良好的市場,需要信譽和品牌支撐,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建立,更需要產業所有參與者對市場的愛護。
應該講,陽澄湖大閘蟹產業走到今天確屬難得,凝聚著各方努力,以至蟹農豐收有望,增收有望;以至陽澄湖大閘蟹美名播至日本、韓國和臺灣、香港地區。千里長堤,毀于螻蟻。給螃蟹“洗澡”,看似事小,實則體大,它關系著欣欣向榮的陽澄湖大閘蟹產業的走向,甚至關聯著整個水產業的發展。若給螃蟹“洗澡”得不到遏制,則給龍蝦“洗澡”、給鰻魚“洗澡”等現象,就會同樣冒出。
這些年,為了不讓假冒陽澄湖大閘蟹擾亂市場,有關方面做出了艱苦的努力。比如給大閘蟹帶上手環,以表明原產地;對陽澄湖大閘蟹的生產、經營、銷售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認證;對陽澄湖進行管護,維護生態,確保陽澄湖大閘蟹生長環境;科研攻關,有針對性地防止蟹病,提高單位水面積的養殖量以促進增產,等等。但盡管如此,品質低劣的假冒陽澄湖大閘蟹還是通過各種“洗澡”方式,不斷在每年深秋的消費旺季出現在市面。
消弭各種給螃蟹“洗澡”現象,要建立市場運營的機制,比如將陽澄湖大閘蟹生產各企業和農戶組成為一個或幾個龍頭企業,只有幾個銷售窗口對外,并研究用新的標識以防止假冒陽澄湖大閘蟹出現。要加強市場監管和督察,對銷售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企業和個人予以懲罰和引導。還要營造產業優勢,形成市場誠信的環境……如此,長期堅持下去,則給螃蟹“洗澡”的新鮮事才會越來越少。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