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茂名草魚產業積極謀變 供應港澳為時不遠
發布時間:2011/8/1 10:18:05 來源:海洋與漁業 編輯:羅詩吟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在茂名淡水養殖行業中,羅非魚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后來者與之媲美,其領頭羊的地位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難以被超越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茂南區水產局原局長張鏑
軟肋:羅非魚獨大,養殖結構單一
在茂名淡水養殖行業中,羅非魚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后來者與之媲美,其領頭羊的地位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難以被超越。據當地統計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茂名市羅非魚養殖面積超過22萬畝,產量約18萬噸,總產量已占全省的1/3、全國的1/8,年產值已經超過15億元。羅非魚已經成為廣東省茂名市一張名符其實的經濟名片。
茂名被譽為中國羅非魚之都,羅非魚在當地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從2002年開始,茂名提出建設“金三角”羅非魚產業基地,當地羅非魚產業的發展開始進入了快車道,產業鏈逐步完善,而今天這個“金三角”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和出口基地。
羅非魚產業蓬勃發展,其炫耀的光環完全掩蓋了其他水產品的發展軌跡。然而,羅非魚一魚獨大的養殖格局也成為了茂名水產業發展的一塊短板。隨著羅非魚病害發生越來越頻繁,加工出口諸多阻滯,羅非魚養殖風險越來越大,單一化的產業風險逐漸凸顯出來。
困惑:羅非魚之外,還有什么牌?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并不是一個農業大市的可持續發展之道。那么,羅非魚之外,茂名還能打出什么水產牌?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簡釗早已經清楚意識到這個問題,上任以來一直謀求發展新思路。
2011年2月,履新茂名的市長梁毅民給出了答案,帶來了福音。
今年2月,剛剛從佛山市順德區到茂名履新的梁毅民對當地水產發展十分重視,上任伊始就對水產養殖進行了視察。羅非魚產業的發展給新任市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時他也指出,茂名養殖品種單一化,銷售流通環節不通暢,抗擊風險能力弱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必須改變目前單一養殖結構,發展多元化養殖,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
市長一語道破茂名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軟肋。羅非魚一枝獨秀,掩蓋不了行業發展的問題。除了羅非魚,茂名水產還能以別的什么品種破局?
草魚成為了不二選擇。
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科長李旺祥向記者介紹,“在茂名淡水養殖品種中,除了羅非魚之外,草魚養殖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高州、信宜兩市有草魚養殖傳統,而且基本上還保持著傳統的養殖模式,主是喂草,輔以飼料。據統計,目前包括與羅非魚混養的養殖面積大概有18000畝,其中主養面積大約為2000多畝,整個茂名目前草魚的總產量為10000多噸。”
近來年,茂名大力發展羅非魚養殖,草魚養殖還能保持今天規模,這種堅守也實屬不易。但是,草魚養殖停滯不前的原因主要還是流通環節不通暢,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目前只是局限在珠三角地區銷售,而且絕大部分還是在本地自產自銷。
與其說流通環節不通暢是草魚停滯發展的頑疾,不如說是茂名水產養殖業的軟肋。包括羅非魚在內,國內銷售渠道問題仍然是亟待破解的難題。
今年三月底四月初,來自佛山的20多家水產企業對茂名水產養殖業進行了考察,其中佛山市生生水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生生水產)初步與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在流通加工等方面形成了合作意向,而草魚則成為了這次合作的主打品種。
草魚,這條在羅非魚光環下默默無聞的配角終于盼來了發展的機遇。
求變:草魚迎來發展春天
在今年5月18日舉辦的“首屆佛山——茂名名優農產品展銷會”上,一場水產經貿洽談會正式拉開了茂名草魚求變的序幕。
在當天舉行的水產經貿洽談會上,生生水產與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簽下合作協議,生生水產將用5年時間在茂名的高州市和信宜市兩地共建“年產10萬噸供港澳淡水魚生產基地”。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簡釗參與了這一過程,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根據合作協議,生生公司要在茂名的高州、信宜兩地分別設點收購草魚,我們局將協助生生公司在高州、信宜兩地做好草魚養殖規劃,整合當地的草魚資源,爭取每年為生生公司供應10萬噸淡水魚。”簡釗認為,合作協議有一大亮點,即生生公司在高州和信宜設定草魚10 元/ 公斤收購保護價。當批發市場同一規格草魚價格的均價高于保護價時,按均價結算;若低于保護價時,則按保護價結算。“設定收購保護價,是為了確保草魚養殖戶的利益,降低養殖風險,鼓勵草魚養殖,提高養殖信心。”簡釗認為,此舉將會激勵當地草魚養殖戶的養殖熱情,逐步擴大草魚養殖規模。
“生生公司作為一家成熟的水產企業,擁有完善而龐大的社會網絡資源,建立了國內流暢的銷售渠道,能為茂名草魚養殖提供流通平臺,以后隨著合作的深化,相信將會逐步解決草魚國內銷售問題,當然羅非魚內銷情況也將會得到改善。”簡釗對此次與生生公司的合作充滿了期待,同時他也認為這將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按照保護價計算,5年下來,茂名地區草魚總產值可達25個億!可以預見,這將會對當地漁民的就業和增收起到極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草魚開始謀變,成為茂名當地水產養殖業的一件大事,很快在業界傳開。
6月14日中午,火辣的太陽照耀在袂花鎮袂花江上,茂南區水產局原局長張鏑領著記者來到江上,了解當地河灣網箱生態養殖草魚的情況。他指著網箱里搶食粗壯生猛的草魚說:“河灣流水網箱生態養殖草魚是這一帶的特色。袂花江是原生態江河,水質好,采用蔬菜下腳菜葉做飼料,養出來的草魚健碩少脂肉脆味美,品質非同一般草魚。目前河灣流水網箱養殖草魚成為了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了解,僅僅在這袂花江上就有 30 多家養殖戶。”老局長張鏑告訴記者,網箱養殖的草魚主要在當地酒店銷售,價格較好,但量不大。他認為,草魚要發展,需要在流通環節下功夫。“這次合作應該在流通環節有一番作為,茂名的優質草魚直供港澳為時不遠了。”作為老水產人,張鏑對生生水產與茂名的合作也十分看好,“茂名草魚或者會因此迎來一個發展的春天!”
供港澳:為時不遠
隨著珠三角水產養殖面積加速減退,當地水產養殖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約。近年來,水產養殖向外延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生生水產在茂名建立基地正是為應對這一趨勢,向外延拓展,謀求發展空間,壯大產業鏈所做出的必然選擇。
“在茂名建立供港澳淡水魚基地符合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這也是生生水產發展的一個方向。”生生水產總經理王小林十分看好這次與茂名的合作,他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茂名地區有養殖草魚的傳統,養殖條件很好,合作空間很大。目前已經開始著手合作的相關項目,并就一些項目合作細節進行協商。目前,我們主要還是在流通環節上做一些工作,前期還會與一些養殖大戶達成養殖協議,選擇我們認為優質的養殖戶進行合作。”
茂名草魚暫做內銷,直供港澳為時不遠。生生水產經營各種淡水養殖品種,無論是供港渠道是國內銷售都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王小林向記者透露,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公司將會實現茂名草魚直供港澳。但目前尚在起步階段,很難做到一步到位,所收購的草魚暫時先考慮做內銷,以后隨著技術條件日益完善,逐步推動草魚供港澳。
“就目前茂名草魚的產量而言,暫時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10萬噸是一個長期的目標。”李旺祥這樣告訴記者,在5年時間內,茂名將積極推動草魚養殖,養殖面積要發展到2—3萬畝,總產量上升到5萬噸。隨著合作的深化推進,水產養殖結構趨于合理,5年后,10萬噸淡水產品直供港澳將為期不遠。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