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吃什么才放心?紅心鴨蛋吃不得!就在人們對久違了的蘇丹紅“重出江湖”議論紛紛之時,多寶魚在上海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禁藥,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升溫。深圳昨天緊急行動,對全市水產批發市場的多寶魚進行抽檢。目前我市雖暫未發現有問題的紅心蛋和多寶魚,但這兩宗食品安全事件還是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有關部門必須時刻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
民以食為天。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餐桌上美味佳肴增多了,然而在“菜籃子”日漸豐盛的同時,人們也無奈地發現,“菜籃子”里不少東西卻問題多多。民以食為天現在快要變成“民以食為憂”了!作為消費者,固然需要擦亮眼睛、辨別真偽,需要采取有效辦法保護好自己的腸胃,但是,在真偽莫辨的貨架前,面對頻頻爆出的“新聞”,今天鴨蛋中查出了蘇丹紅,明天豬肉里又檢出了瘦肉精,老百姓怎能吃得從容、吃得放心呢?如果魚也不能吃,肉也不能吃,蛋也不能吃,菜也不能吃,難道我們可以去喝西北風不成?必須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了。
有毒多寶魚的背后,是違法經營者的道德淪喪。一些經營者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不惜犧牲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火腿用敵敵畏浸泡,火鍋底料含有害物質,腐竹加進了吊白塊,白酒用工業酒精勾兌而成,現在多寶魚竟含致癌禁藥!這都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小人行徑,無異于圖財害命!這樣做良知何在?對這種只顧賺取“黑心錢”、不管別人死活的違法經營者,決不能心慈手軟、姑息縱容。必須盡快建立信用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懲治力度和處罰金額,違法經營者膽敢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就要罰得他肉疼,罰得他傾家蕩產。只有讓這些道德淪喪、不負責任的經營者付出慘重代價,才能從根本上打擊其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囂張氣焰。
有毒多寶魚的背后,還暴露出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為什么有毒有害食品能夠流入市場并堂而皇之走上人們的餐桌?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有些監管部門把關不嚴。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從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強化監管部門的責任,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形成一整套系統的事前管理和防范機制,從食品安全的長期工程規劃,到技術先進、運行高效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以及嚴格的市場退出機制、靈敏的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等等,把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做深入、做細致,做扎實;要嚴格實施食品安全責任制,把工作做在平時、做在前面,變被動的事后“救火”、“補漏”為主動的事前嚴格把關,不合格的食品嚴禁入內,有違令“闖關”者重罰嚴懲,對玩忽職守的“把關人”嚴查嚴辦,努力把住食品生產、銷售的每一道關口,真正讓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有毒多寶魚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對此我們一點也不能含糊,一刻也不能放松!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