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南方日報報道,繼大閘蟹和多寶魚之后,又一款水產卷入安全風波。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港府食環署日前發現11個桂魚樣本含有孔雀石綠,已呼吁市民暫時停食桂魚。廣州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微量孔雀石綠離致癌很遠,市民不必恐慌。
港府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日前對15個桂魚樣本進行化驗,結果發現11個樣本含有孔雀石綠,其中兩個樣本更來自兩大超市。不過,有問題的樣本含孔雀石綠份量并不多,每公斤含量有0.0022毫克至2.3毫克,多數屬“低”或“相當低”水平。盡管如此,食環署仍呼吁市民暫時停食桂魚,販商亦應停售,而一旦發現出售含有孔雀石綠的桂魚,可能會檢控零售商。此外,香港有超市發言人指所售的桂魚來自廣東省的注冊供港魚場,均有衛生檢疫證明文件。
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負責人稱,希望香港政府能找到源頭,有針對性地處理此事,切莫一棍子打死,讓無辜的桂花魚養殖戶和銷售商受牽連。最近水產市場多不太平,不少魚商已血本無歸。
廣東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永泉則分析說,盡管我國規定水產品中不得含孔雀石綠,但市民不必為此次事件恐慌,畢竟微量的孔雀石綠離致癌還很遠。香港查出淡水魚含孔雀石綠并非首次,去年不少淡水魚已告“中招”,包括鰻魚、桂魚、鯉魚、鯇魚等,甚至海魚青斑都曾被檢出含孔雀石綠。對此,港府推出注冊魚場名單加強監督,并供魚商參考。
另據深圳商報消息,香港海外漁業批發商會26日起,暫停輸入內地40多種淡水魚、蝦以及蟹,包括生魚、白鱔、黃鱔、塘虱、泥鰍等。不過,鯇魚、鯪魚和鯉魚則不受影響,供應數量與昨日差不多,來貨價也沒有明顯變化。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