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下午,市民孔女士反映,日前她在28路公交車小平島終點站的地攤上買海米時偶然了解到,小販們販賣的色澤鮮艷的海米,都是紅色素染成的。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28路車小平島終點站,一下車便看到周圍的地面上晾曬著大片的小蝦,遠遠望去一片殷紅。記者來到一片晾曬的小蝦前,見一名婦女正在裝袋,便上前攀談,當記者問到“這些蝦的色澤為什么這么艷”時,這名婦女毫不掩飾地告訴記者:“這是上色的。”記者問:“為什么要上色?”對方回答:“上色好賣。”
記者在周圍觀察了一下,加工這種上色蝦米的共有三家。在一個加工點前,一口大鐵鍋周圍積著污水,而這些污水都是紫紅色的。在旁邊的一個沾著紅色染料的編織袋上有黑筆寫著的“鍺紅”字樣。
在一個加工點里,記者以想要大批購買為名,與女主人談了起來。女主人告訴記者,她來自吉林省。海米的加工過程為,買來小海蝦,加染料煮熟后晾曬,晾干后用滾筒脫皮機脫皮后就可以賣了。由于與記者是“東北老鄉”,她關切地說:“你要是自己吃,就買不上色的。要是做生意,就買上色的,兩種價錢一樣,都是10元1斤。上色的好賣,但不能多吃。”并拿來上色的和不上色的做對比。
記者注意到,上色的海米是鮮紅色,掰開來紅色直達蝦肉的最里層,而不上色的海米則是淺黃色。當記者問到“不上色不行嗎”時,她無奈地說:“不上色不行,來拿貨的小販不要不上色的。”
采訪中,一些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從今年夏季起就有些外地人在此加工上色海米,他們看在眼里,因而從來不買他們的東西。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別說他們給海米上色,就是不上色我也不敢吃。你看,周圍都是建筑工地,刮點風就灰土滿天,這么臟的環境里加工出的海米能吃嗎!”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