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昨日獲悉,深圳市水產品檢測部門從今日起將對多寶魚進行專項抽檢。
深圳市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作人員廖敏告訴記者,深圳曾對呋喃唑酮(硝基呋喃類藥物的一種)進行專項檢測,并在其它淡水魚產品中檢出微量殘留,此后該中心一直將呋喃唑酮作為例行監測項目,今年以來,并未在淡水魚產品中檢出超標的情況。
廖敏說,因為多寶魚屬冷水性魚類,只適合北方生長,南方較少養殖。在深圳市場銷售的多寶魚來自山東萊州灣,批發價在40元/500克左右。市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平時集中抽檢的品種以消費量大的大宗水產品為主,而多寶魚屬于高檔水產品,目前還未進行過專項檢測。廖敏表示,檢驗中心將在今天對全市主要水產品批發市場和超市出售的多寶魚進行抽檢。
新聞事件
【據新華社上海11月17日電】上海17日公布的一項抽檢結果顯示,申城市場上銷售的多寶魚(學名大菱鲆)藥物殘留超標現象嚴重,所抽樣品全部被檢出含有違禁藥物,部分樣品還同時檢出多種違禁藥物。當地監管部門已發出“消費預警”,提醒市民慎食多寶魚。
據悉,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批發市場、連鎖超市、賓館飯店采集了30件冰鮮或鮮活多寶魚,并對禁用漁藥、限量漁藥殘留、重金屬等指標進行了檢測。
17日公布的檢測結果顯示,30件多寶魚樣品全部被檢出硝基呋喃類代謝物,部分樣品還被檢出孔雀石綠、恩諾沙星、環丙沙星、氯霉素、紅霉素等多種禁用漁藥殘留。其中,一些樣品的呋喃唑酮代謝物的最高檢出值達到1毫克/公斤。
專家指出,硝基呋喃類藥物、氯霉素、環丙沙星等在國際國內均屬于禁用漁藥,其化學毒性已得到公認。盡管不會產生急性、亞急性危害,但人體長期大量攝入硝基呋喃類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同時,魚體內大量的抗生素藥物殘留,會使食用者產生耐藥性,降低此類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針對近期上海市場銷售的多寶魚(學名大菱鲆)被查出藥物殘留超標嚴重一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7日表示,將立即組織對我國沿海有關省市水產養殖環節進行專項督查。
名詞解釋
多寶魚
多寶魚學名大菱鲆,主產于大西洋東部沿岸,俗稱歐洲比目魚,在中國又稱“多寶魚”和“蝴蝶魚”,是名貴的低溫經濟魚類。1980年冬,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雷霽霖教授在英國考察,決心將其引入國內。1992年8月,首批200尾大菱鲆魚苗從歐洲來到山東沿海安家落戶,此后7年,雷霽霖和課題組成員攻克了大菱鲆親魚在人工條件下分批成熟產卵、年周期內連續多茬育苗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多寶魚開始在中國上市。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