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7月22日媒體報導“臺灣水產品對外貿易順差大量減少,對中國大陸水產品貿易逆差急速擴大”的問題說明如下:
臺灣漁產外銷以遠洋漁獲為主,近年受全球氣候變遷、國際漁業組織配額管理,以及2006年國際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CCAT制裁被迫減船161艘等因素影響,使得以外銷為主之遠洋漁獲大幅減少,雖使整體漁產量減少,但2010年水產品出口金額仍達15.2億美元,較2007年增加2.7億美元,2011年1至6月出口金額則已達9億美元;至于水產品外銷大陸金額2010年為6千萬美元,較2007年增加2千萬美元,2011年1至6月出口金額已高達6千5百萬美元,呈整體成長趨勢。
出口單價提升,以具競爭力商品為主流
漁業署表示,因全球配額限制我對全球出口水產品單價每公斤由2006年1.96美元/公斤增加至99年2.66美元/公斤,較進口2.06美元價值為高,其中對大陸出口單價由2006年0.96美元/公斤增加至每公斤3.88美元,遠較從大陸進口單價1.68美元為高,顯示現階段我水產品出口系以具競爭力之高價商品為主流。
推動活魚運搬直航等政策,活石斑魚出口單價大升
臺灣漁業署表示, 2008年5月30日核準第一艘活魚運搬船直航香港,較原本以空運外銷之成本大幅降低;2010年3月19日更開放活魚運搬船直航大陸11處港口,較活魚運搬船直航香港,再以陸運轉銷大陸之成本再減少30%,運輸時間亦減少一半,存活率則提高5%,使外銷大陸的活石斑魚質量提升,銷售單價亦隨之提高。6月27日起再增加大陸4處直航港口,使國內活石斑魚池邊交易價格由2007年250元/公斤,大幅上揚至目前376元/公斤,國內養殖漁民確實獲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