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長江鰣魚趨于滅絕的處境令人擔憂。有關專家建議在江西鄱陽湖和長江交匯處的湖口縣建立鰣魚保護通道和鰣魚自然保護區,以緩解長江鰣魚滅絕趨勢。
鰣魚為鯡科動物,又稱三來、三黎、時魚。生活于海洋,每年4—5月由海洋進入江河繁殖。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曾經年產量高達160萬公斤,如今在長江流域已難覓蹤跡。
長江鰣魚趨于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長江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加上捕撈強度過大、尤其是對幼鰣魚的過度捕撈,均造成了鰣魚趨于滅絕。長江八里江水域是位于鄱陽湖口至安徽宿松的一段水域,這一江段具有發育良好的沙洲和江汊,魚類資源及水草比較豐富,又有鄱陽湖與之相通,因此在這里建立鰣魚保護通道具有重要的意義。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