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金牌城市”的獲得與我市長期的環境保護分不開,目前我市環境保護已納入全方位監控系統。
自今年6月27日開始,我市各環境監測站對第一海水浴場、養馬島海水浴場等11個主要海水浴場每周進行一次監測工作,并從9月1日起,環境空氣質量日報跨入小時值日報階段,有效數據的個數由原來的18個增加至22個,保證了監測質量。
海洋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我市的投資環境。為此,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濱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鹽場保護區、海水浴場和沿海重點的漁業水域的7類區域內,禁止新建排污口。以距岸2000米為限,凡在這個范圍內的筏式養殖架,在今后5年要逐年拆除。要求各類海洋功能區5年內水質環境達標率達到100%。這標志著市區海域有了歷史上首個系統的保護方案。
對水泥、造紙、電力、冶金等污染行業,徹底清理了小電鍍、小印染、小造紙等140多戶“十五小”不達標企業。放棄了121個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建設了一批生態型工業園,生態工業體系建設取得較好的成效。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