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海南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前7個月,海南地區共出口水產品7.79萬噸、貨值2.9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42%和21.88%,產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羅非魚及其制品出口6.38萬噸、貨值2.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4%和29.03%,出口量躍居全國第一。輸歐水產品增勢尤為喜人,今年前7個月共出口1.51萬噸、貨值510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5.96%和77.36%,躍居全國輸歐養殖水產品首位。
結合海南外向型農業發展特點,海南檢驗檢疫局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基地+標準化”模式,推進出口原料基地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嚴格準入管理,簡化企業備案手續,拓寬出口市場。今年新增出口食品農產品種養基地9家、1294畝,新增出口備案和檢疫注冊企業5家,首獲印尼注冊企業32家,新增韓國注冊企業1家。同時,進一步完善退出機制,開展水產品出口原料基地清查,對投入品管理不規范、質量安全追溯性不強等問題責令企業整改,從源頭保障了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同時,該局加強與地方商務、農業、海洋與漁業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深入文昌、臨高、儋州、東方等市縣,全力推進水產品等海南特色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區建設。
此外,該局探索實施出口食品農產品“三三制”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完成出口水產企業的企業分類、產品分等、市場分級,大力推進區域直通放行、出口綠色通道等措施,簡化驗放手續,加快出口水產品通關速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