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沸沸揚揚的多寶魚事件尚未結束,市民喜愛的桂花魚(又名鱖魚)又在香港被查出孔雀石綠超標。記者昨天從市水產協會獲悉,滬上桂花魚絕大多數來自江浙粵三省,根據三季度檢測顯示并沒有出現同類問題,暫不停售。
香港全面停售桂花魚
港府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近日對15個桂花魚樣本進行化驗,結果發現11個樣本含有孔雀石綠,超市職員稱供貨商分別是香港本地魚類批發市場及內地注冊魚場。
香港食環署表示,有問題的樣本含孔雀石綠分量并不多,每公斤含量由0.0022毫克至2.3毫克,多數屬“低”或“相當低”水平,在樣本中暫時沒有發現氯霉素。暫時不確定含孔雀石綠的樣本是否來自內地注冊魚場,食環署已勸售賣含孔雀石綠桂花魚的魚檔收回所有桂花魚,并建議香港本地販商停止出售桂花魚,市民亦應停止食用,食環署可能檢控仍出售含孔雀石綠桂花魚的販商,并將會繼續抽驗市面上其它魚類。
上海日啖鱖魚2萬條
記者昨天晚上從銅川路水產市場獲悉,目前桂花魚在滬銷售量一天有9到10噸,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淡水養殖魚類,按照每條8兩到1斤來算,滬上一天要吃掉2萬多條桂花魚。銅川水產市場信息員戴鴻根告訴記者,桂花魚又叫鱖魚,又名桂魚、鱸桂。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由于桂花魚肉質豐厚堅實,味道鮮美,非常受市民歡迎,目前市場里的桂花魚主要來自江浙和廣東,其中由于江浙地區的魚出塘已基本結束,廣東來的桂花魚要占到市場銷量的一半左右。根據第三季度檢測的情況來看,桂花魚各項檢測都沒有出現問題,由于香港方面的具體情況市場還不清楚,桂花魚銷售還會繼續。
業內人士表示,之前滬上也出現過淡水魚類孔雀石綠超標的問題,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還尚未發現此類問題,由于香港查出問題非常突然,具體情況要等有關部門檢測之后才能確認。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