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產大省湖北通過實施國家漁業科技入戶工程,幫助農民應用水產養殖新技術發展漁業生產,靠科技增產增收。
這里是武漢市新洲區金湖村,我身后的這片網箱養鱔基地,就是湖北省的水產專家,依靠國家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發展起來的?恐@項技術,當地的不少農民都走上了富裕路。 "
村民羅本宏家12畝池塘水面過去只養殖四大家魚,年收入不到萬元。去年,新洲區被國家列入漁業科技入戶示范縣后,羅本宏在漁業專家的指導下學到了一手網箱養鱔新技術,收入一年翻了幾番。
<采訪人>武漢市新洲區金湖村鱔魚養殖戶 羅本宏 :"多虧了(漁業科技入戶)專家 (這口塘)我原來養魚 只賺得幾千元錢 那么 現在我(養鱔魚)可以賺到七、八萬元錢 "這種“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做法直接推動了湖北的漁業生產。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人員走村入戶,各種科技新項目實施起來更加快捷、農戶也得到更多實惠。
<采訪人>武漢市新洲區水產技術推廣中心 余幼如 :科技入戶的關鍵是我們的技術要送到戶 要送到(養殖戶的)池塘邊 手把手地交(技術)給漁民怎樣使用 再把一些理論上的東西 變成通俗易懂的方法和措施交給漁民"
科技入戶不僅給農民帶來最實用的漁業新技術,也調動了農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加快了農業技術的傳播。近兩年來,湖北省以科技示范戶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和優勢農產區的建設,積極推廣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農民的培訓。今年將培植2萬多個漁業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20萬水產養殖戶,在全省重點推廣黃顙魚、斑點叉尾、小龍蝦、黃鱔、泥鰍、鯽魚6個高效品種以及蝦稻連作、種青養魚、無公害網箱養鱔養殖等6項關鍵技術。
<采訪人> 國家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 湖北省首席專家 馬達文 :" 我們在今年的科技入戶過程中主推了六大技術和六大品種 通過我們的漁業科技入戶 廣大農民掌握了一定的生產技能 這也為農村的和諧持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現在,湖北省正在實現由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的邁進。湖北淡水產品總量、人均占有淡水產品量等6項指標一直穩居全國第一;水產業為農民增收的貢獻份額接近三分之一,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