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昨日獲悉,針對目前市面上的動物性水產干制品(魚絲、魚粒、魚片、魚松)品牌眾多,人們對散裝食品質量的關注,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對市場銷售的32種即食魚絲、魚片、魚粒產品進行了比較試驗,實驗結果顯示,部分超市的散裝樣品上均未有有關標識,部分散裝樣品只有包裝日期而沒有生產日期。
據介紹,本次比較試驗委托廣東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檢測,樣品均從廣州市各大商場、超市、食品專營店購買。其中,24種是包裝食品,樣品產地有廣州、深圳、上海、浙江省、遼寧省、泰國、馬來西亞等;8種是散裝食品。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中有22種是魷魚絲,占樣品總數的68.75%,其余是烤魚片、鱈魚絲、烤鰻魚等。
結果顯示,24種包裝樣品均未檢出霉菌,8種散裝樣品有3種檢出有霉菌,分別是80cfu/g、230cfu/g、300cfu/g;32個樣品中,有4個包裝樣品和3個散裝樣品的山梨酸超出國家標準要求(≤1.0g/kg),有1個包裝樣品檢出有苯甲酸,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有1個包裝樣品和1個散裝樣品的糖精鈉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有1個散裝樣品的甜蜜素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有2個包裝樣品和1個散裝樣品檢出有二氧化硫殘留,但含量很低,可能并非有意使用漂白劑。
據市消委會介紹,24種包裝樣品中,有14種樣品的標簽不符合標準要求,而其中13種樣品是檢出有山梨酸但沒有標注出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