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廣東湛江檢驗檢疫局統計,在世界經濟復蘇尚不明朗的背景下,今年前10個月,湛江地區水產品共出口9.4萬噸,貨值達6.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有效促進了湛江市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近期,湛江出口水產品的品種主要有出口凍蝦(仁),凍羅非魚(片),海鰻、金鯧魚、海蜇等,產品遠銷美國、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湛江水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基本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美國仍然是湛江水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中東市場則成為新興市場。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尚未完全恢復,國際市場對水產品的需求疲軟,同時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出口水產品競爭力越來越強,搶占了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導致湛江出口水產品的訂單有所減少。同時,由于天氣原因導致上半年蝦原料上市時間較往年延后,致使原料緊缺、價格居高不下,訂單價格普遍比往年有所增加。此外,國內通貨膨脹、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造成湛江出口水產品成本大幅增加,同時也使出口水產品的單價升高。
盡管湛江水產品出口的形勢嚴峻,但湛江檢驗檢疫部門始終全力幫扶,通過積極推動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推廣電子監管系統、推廣“國際通行證”、在水產養殖基地創建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推動湛江區域10萬多畝的備案養殖場逐步實施良好農業規范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了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使湛江出口水產品的藥殘不合格率下降至0.38%,有效幫助了湛江地區35家水產品出口企業擴大出口,促進了湛江水產品的對外貿易。
湛江是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這將更好地促進湛江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區域經濟科學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優湛江乃至全國海洋經濟“蛋糕”。
水海產品產業是湛江最主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湛江檢驗檢疫部門不斷完善與外經貿、海洋漁業、畜牧和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商會協會和企業的聯動機制,指導水產企業科學、有力應對貿易摩擦,幫扶湛江出口水產業順利通過了美國、歐盟、韓國、俄羅斯等國外考察團13次考察,湛江養殖鮮活對蝦實現國內首次直供香港。同時,通過采取“地方政府主導、檢驗檢疫部門引導、監管部門聯動、行業協會協調、龍頭企業帶動、全社會參與”的監管模式,不斷提高湛江水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國際競爭力,促使湛江水產品穩步走向國際市場。
目前,湛江對蝦產業在種苗產量、養殖面積、養殖產量、飼料產量、加工規模、出口量和交易量7個方面位居全國第一,先后獲得“中國對蝦之都”和“國家外貿轉型升級水海產品示范基地”等稱號。
據了解,湛江地區經檢驗檢疫部門備案的養殖場達265個,養殖面積24.6萬畝。其中,對蝦備案養殖場225個,養殖面積14萬畝,羅非魚備案養殖場35個,養殖面積9.3萬畝,貝類備案養殖場5個,養殖面積1.3萬畝。湛江出口水產品的原料供應和質量保障優勢明顯,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年截至8月底無一批出口水產品因質量安全問題而遭到國外退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