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經過幾年的發展,羅非魚養殖在全球各地區,尤其是拉美國家的養殖有了迅速的增長。現在,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羅非魚生產國,2006年總產量估計超過100萬噸。盡管絕大部分的中國產羅非魚仍然在本國內消費,然而2006年出口量預計將超過20萬噸,比2005年大幅增長。中國羅非魚的主要市場是美國,其進口量占中國羅非魚出口總量的70%。
從近年數據看,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羅非魚產品進口國,進口的數量和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2003年進口總量為9萬多噸,2004年為11萬多噸,2005年超過13萬噸。
我國出口美國的羅非魚產品主要是凍全魚和凍魚片。2005年,中國(大陸)出口美國的凍全魚共3.2萬噸,占美國該產品進口量的54.6%,進口額的55%;中國(大陸)出口美國的凍魚片共4.4萬噸,占美國該產品進口量的79.3%,進口額的72.5%。現在,中國大陸地區和臺灣省所產的凍全魚和凍魚片幾乎壟斷了美國市場。2005年,美國97.3%的凍全魚和84.8%的凍魚片來自這里。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美國市場上超過95%的鮮羅非魚片由中南美洲國家供應。
從2005年開始,美國羅非魚消費市場發生了變化,凍魚片產品逐漸成為羅非魚消費產品的主流,凍全魚在2001年的進口比例高達70%,2005年已經下降到42%,凍魚片的比例從2001年的13%提高到2005年的41.2%。鮮魚片在市場上依然走俏,進口量、進口額均穩步上升。
然而,我國羅非魚產品出口情況并不樂觀,雖然總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很高,但深加工產品的利潤并不高。從我國凍全魚產品占美國凍全魚產品進口量略低于進口額可以看出,我國凍全魚產品的均價已略高于美國的凍全魚進口均價,但2005年開始,美國凍全魚進口量開始出現下降,市場呈飽和態勢。
我國的另一大宗產品凍魚片占美國凍魚片進口量的79.3%,進口額的72.5%,這表明我國凍魚片產品均價低于美國進口該產品均價,易有廉價傾銷的嫌疑。同時,近年來,我國凍魚片出口量的增加和價格的降低沒有明顯停止的趨勢,造成凍魚片和凍全魚總體價值接近,加工已沒有明顯的優勢可言。而且大陸和臺灣產品在美國市場上如此高的比例,非常容易導致針對性的貿易措施出現。
從上述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羅非魚產業的利潤幾乎完全體現在廉價的勞動力上。只是由于全球性捕撈漁業資源的衰退和國際水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大,再加上美國市場的巨大需求量,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形勢應該能保持謹慎的樂觀。然而,羅非魚出口市場的高度集中令人擔憂,據悉,近年來廣東羅非魚每年對美國出口量都占全國羅非魚出口總量的七成左右。2005年這一比重已提高到76.3%。廣東省羅非魚對美出口量已占全國羅非魚對美出口總量近八成,成為我國對美出口羅非魚最大的供應基地。加工企業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到2005年,廣東省年出口量在9000噸以上的企業就有3家。一旦反傾銷風波再起,廣東羅非魚出口可能重蹈蝦類產品出口的覆轍而遭受重創。羅非魚產業的風險可謂冰山下涌動的暗潮,不可不提高警惕。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