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今天從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了解到,在美國對華出口對蝦采取“反傾銷”措施、歐盟試探性恢復中國養(yǎng)殖水產品進口、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香港毒魚風波等一系列負面因素影響,及國外日益高筑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利情況下,廣東水產品出口去年再創(chuàng)新高,在全中國繼續(xù)穩(wěn)居首位。
去年全年經廣東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出口的水產品(不包括食用活水生動物)共二萬一千零二十六批次、重量三十二萬五千八百五十三噸、貨值十三億四千零二十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九、百分之二十一、百分之十四。出口的主要品種為白對蝦、羅非魚、鰻魚。主要出口國為美國、港澳、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
去年廣東局轄區(qū)有八分支局檢驗出口的水產品數量超過一萬噸,尤其是湛江局檢驗出口水產品首次突破十萬噸大關,達到十萬五千六百五十九噸,貨值四億九千零三十五萬美元。
廣東是中國最大的養(yǎng)殖水產品出口地區(qū),占全國養(yǎng)殖水產品出口總量近六成,水產品也是廣東食品農產品出口的拳頭商品,品種多,數量大,檢驗檢疫任務十分繁重。目前廣東水產品養(yǎng)殖加工出口地區(qū)主要集中在粵東的汕頭、粵西的湛江、陽江、茂名和珠三角地區(qū),共有出口水產品衛(wèi)生注冊企業(yè)一百五十六家;檢驗檢疫備案的出口供貨水產養(yǎng)殖場七百三十七家,其中鰻魚一百六十二家、對蝦二百七十三家、羅非魚及其它魚類二百六十九家、貝類十七家、牛蛙十六家,備案面積五十多萬畝,年產原料六十萬噸;備案的出口水產品捕撈漁船九十九條。據估算,廣東直接和間接的出口水產品從業(yè)者達五百萬人。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