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拉大網捕海魚,在
廣東省湛江市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但在茫茫大海上,讓船與船、船與岸安全信息實現互聯互通,才是今朝的事!昨日,記者在全市漁業安全生產通信指揮平臺看到,全市所有安裝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且在60海里內外作業的大中型漁船船位及航程,全都現身熒屏之中。此舉標志著湛江“數字化、信息化漁船”首次覆蓋廣袤的南海漁區。
截至當天,全市60馬力以上共1109艘大中型漁船已全部安裝了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
海上氣象復雜多變,暴雨、強風等常常不期而遇,熱帶氣旋的發生經常伴隨漁業事故出現。2011年初,為全面提升漁業經濟綜合素質、效益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維護漁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少船舶碰撞事故發生等,湛江海洋與漁業部門全面啟動漁業安全生產通信指揮平臺建設工作。至去年底,他們不僅完成了既定的1個全市指揮平臺和9個縣(市)級基站站點建設,還成功實現了與省漁業安全生產通信指揮系統互聯共享,其中遂溪草潭、徐聞外羅、硇洲島、雷州AIS基站監控范圍可達60海里以上,得到副省長劉昆的稱贊。
全市漁業安全生產通信指揮平臺每天24小時值班,遇到警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展開救助。去年底,該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后,先后有4艘漁船在海上遇險,指揮人員進行準確定位后,及時調動漁政船和附近海域作業的漁船火速前往事發海域,進行成功救助。
另外,這些配裝AIS自動識別系統的大中型漁船,在海上作業能夠做到船與船之間的自動識別,相距一定范圍會自動報警,互相顯示對方船號,船與船相互避讓防止碰撞,達到安全航行的目的。若漁船與遠洋船舶相碰撞后,一方逃逸,在基站值班的電腦上可以調出相碰撞是哪兩條船,逃逸的是哪一條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