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全國龜養殖主產和消費主產區之一。筆者曾經于2011年4月12日到廣東順德大良參加了當年的廣東省龜鱉種苗信息交流會。根據與會代表和專家觀點,筆者經過思考以《市場分化,喜憂參半—展望2011年廣東龜鱉養殖業發展前景》為題,就2011年廣東龜業進行了展望。主要觀點是喜中帶憂,一致認為,廣東龜類短期市場前景看好,中長期不穩定。該觀點基于李藝、袁金標和陳小石等一大批龜鱉業資深人士的切身經歷。事實果然驗證了他們的預測,以石金錢龜為龜類市場度量衡和發展方向標讓人們看到市場經濟的真面目,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獄,就看你的腳踩在那一邊。有人歡喜有人憂,幾家歡喜幾家愁。日子總要是過的,不管怎樣,2011年過去了。即將來臨的2012年元旦將翻開新的一頁,廣大龜友們要收拾心情,重振精神,準備投入新一輪戰斗。根據產業發展需要,筆者就從實地調查研究出發,以石金錢龜即黃喉擬水龜為例,就2012年龜業市場前景走勢作一展望,以幫助有需要的從業者。
一、過去一年,龜業遭到重創
石金錢龜是大宗龜類養殖品種。該龜肉質鮮美,藥用價值較高,是藥用保健龜類中的中高檔品種。目前,該龜主產區是廣東和廣西,兩省區養殖存量超過50多萬只,近幾年留作種龜量每年增加約30萬只,2011年龜苗產量約在100萬只左右,每年約以25%以上幅度穩步增加。在市場需求拉動下,該龜養殖不斷擴大,龜苗和成品龜供不應求,銷售價格大幅度上漲。以石金錢龜南種為例,龜苗價格從2009年80-120元/只漲到2010年280-330元/只,2011年8月初曾創下750-800元/只的新高,隨后發生暴跌,年底以400元/只左右報收;可作留種用的成品龜2009年價格是280-320元/斤,2010年升至600-800元/斤,2011年1300-1500元/斤,其中年齡超過8年以上產苗穩定的種龜最高達到2800元/斤,一個成熟的種龜價格將近1萬元,隨著龜苗價格暴跌,無論是商品龜還是種龜也出現下跌,最終走出了一個虎頭蛇尾的行情,年底以全年最低價收場。
這是因為近10年,和國家宏觀經濟一樣,龜市一直處于牛市狀態,甚至走贏了其它行業走勢,其中雖然有調整但是幅度和時間都很短,隨后即一路走高。尤其是2011年,龜類市場突然發飆,無論是種龜、龜苗還是商品龜,其價格比2010年大幅上漲甚至翻番。這不是因為龜類食用營養和藥用保健價值的得到市場認可而是其投資保值增值價值凸顯的緣故,人們投資發展養龜業,看重的是它的投資保值增值價值。如果按照其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2011年龜類市場價格超出了它的價值甚至過度反應了市場供求關系,其井噴行情不排除其人為題材炒作。因此,市場經濟基本規律—價值規律讓龜業遭到重創,讓其跌入危機和蕭條之中。
二、新的一年,龜業陷入蕭條
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寫過一首題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詞,該詞千古流傳,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人世間是這樣,以人主導的龜業更是這樣,它將以價值規律為中樞,沿著高漲、危機、蕭條和復蘇四個價段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2012年,廣東龜業將處于該產業低谷階段,即危機過后的蕭條階段。該階段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需要時間消化相對過剩的生產能力,就是消化掉2011年積壓下來以及2011年新增的生產能力,其中重點是苗種,它是新一輪生產的啟動器。根據筆者預測,2012年廣東和廣西兩省區石金錢龜苗種繁育總量將超過150萬只,而承接該苗種的資金總額不會超過2011年,龜類苗種市場供過于求的總體態勢已經形成,況且龜的價值依然是投資保值增值價值,如果市場不往上走,該價值不可避免貶值,貶值就讓該行業失去了誘人的光環。假如沒有增量資金的進入,該行業將陷入長時間衰退、停滯、徘徊狀態之中。預計2012年龜類市場將出現價格低迷和交易量萎縮狀況。
三、新的生機,就存在于危機之中
真金不怕火煉。新的生機就孕育在危機之中。該觀點基于龜的價值的充分認識,一是它獨特的食用營養和藥用保健價值,如果龜業依然停留在養龜、賣龜階段,那么說明它的產業鏈不完整,處于現代產業鏈的低端,屬第一產業即生產原材料,需要通過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提高藥用龜的附加值,加快其向第二產業升級。其實,廣東龜業中已經有一些有識之士正在努力,像惠州金錢龜生態養殖發展公司的李藝、韶關大粵北黑頸烏龜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鄧德明等已經嘗試利用現代或傳統加工技術或工藝流程從事高檔優質龜類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且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其次是它突出的文化藝術價值,其中包括龜的風水、寵物和觀賞價值。我國龜文化源遠流長,龜類作為富貴吉祥寵物養殖歷史傳統悠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龜類寵物市場的開發前景廣闊,十分誘人。近年,龜類作寵物銷售數量逐年增加,價格也穩步上升。龜業中已經有識之士致力于該市場的開發,加快養殖龜業向觀賞龜業即第三產業轉型,且取得一定成效。例如,省龜鱉養殖行業協會、中山古鎮名龜園已經和閩江水族達成意向,準備研究開發觀賞龜專業設施和器材,爭取在2012年元旦推出,如果得到市場的認可,將定型批量生產。
結論
龜業是廣東特種水產養殖中的新興行業,時不我待,危機就是機遇,冬天過去了春天還遠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將龜業當作自己的事業認真經營,積累能量,破繭而出,就一地能夠迎來到一個充滿生機、五彩繽紛的明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