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曾經以高貴身價“露面”的陽澄湖大閘蟹,如今上了普通家庭的餐桌。可這大閘蟹是否正宗,有時還值得懷疑。昨天,工商部門對我市流通領域里的螃蟹進行了一次“大質檢”,真假“大閘蟹”身份不日就會有結果。
據了解,隨著市場上螃蟹的大量上市,產地和質量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一個話題。昨天,記者隨同工商人員出擊,進行了一次質量大抽查。從檢查情況看,盡管這些螃蟹的身份尚未驗明,但給人感覺還是有不少疑惑。
“陽澄湖”開的是“上海”發票
在市區人民路上的一家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內,“橫行”在玻璃缸里的大閘蟹有不少,一個個神氣活現的。從店面的外觀來看,該大閘蟹有自己的商標,而且還有“綠色食品”的標志。
不過,當檢查人員要求該店出示有關“大閘蟹”身份證明和“綠色食品”的證件時,有關人員顯然有些為難,最后表示,他們是溫州人,專賣店是10月份開的,由于生意不好,所以還沒有辦營業執照。
令人驚訝的是,該店的陽澄湖大閘蟹出具的發票是上海的一家食品貿易商行,這意味著,他們的直接進貨方應該在上海。但店面上卻寫著“××大閘蟹紹興直銷部”。
陽澄湖蟹和普通蟹竟然“同居”
昨天,在市區人民路上一家飯店的點菜廳內,根據水缸上標示的“陽澄湖(母)38元/只”幾字,檢查人員找了幾只大閘蟹用于抽檢。可同一個水缸里,很明顯有幾只大閘蟹身份特殊。該飯店的有關人員解釋,這幾只特殊的蟹只是普通的本地蟹,他們只是混養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以假論真”。
對此,工商人員卻認為做法欠妥。“標上‘陽澄湖’的標簽,本身目的就是告知消費者,讓他們在選擇的時候能夠明白消費。”飯店將陽澄湖蟹和普通蟹養在一起,有“魚目混珠”的嫌疑。
質量和產地還有待進一步檢測
昨天,檢查人員主要對市區螃蟹市場上的各批發、零售企業、個體專賣店及各大賓館、飯店等10多家單位進行了抽查,抽查工作今天還將繼續。
對于已提取的螃蟹樣品,他們將委托農科所的有關人員進行兩方面檢測:市場上銷售的螃蟹究竟有沒有違禁藥物?大閘蟹是否為正宗的“陽澄湖”產?
“檢測項目主要看是否含有氯霉素等國家禁止的抗生素和激素。”農科所的有關同志表示,目前螃蟹銷售市場很大,但含有違禁藥物的螃蟹顯然不能在市場上“橫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