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福建石獅保持傳統海洋捕撈業、發展現代養殖業的同時,向水產品精深加工要效益。記者了解到,去年全市水產品加工產量是8.6萬噸,產值11.57億元。
臺灣海峽漁業資源豐富,作為海洋捕撈大戶的石獅市,年均捕撈產量達30多萬噸。近十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石獅84個水產品加工廠相繼建立起來,并在沿海五鎮形成相當規模。如今,石獅水產品加工廠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新產品開發,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以石獅特色產品為代表的水產品品種不斷參展國內“漁博會”、參加國際展會,水產品加工企業與廈門大學、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校開展深度合作,精心研制開發出近百種新型品種等,讓石獅精深加工水產品名聲在外。據悉,自石獅金槍魚漂洋過海到日本做成生魚片,巴浪魚空運到印尼、菲律賓等國成為“搶手貨”后,石獅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廣闊前景被開發出來。
水產品加工業是漁業生產的延續,是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漁業經濟效益的最佳途徑。多年來,石獅市在主抓海洋捕撈生產的同時,不忘緊抓水產品精深加工,并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和名牌產品開發戰略。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石獅漁業還必須向水產品精深加工要效益,繼續以主打品種包括速凍品、魚類罐頭、風干品和鮮活品等優勢來搶占市場,通過發展養殖業、創建海洋生物園等形式加快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