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目前香港并無法例監管魚塘養殖場,漁護署昨日(16日)開始,向監管魚塘養殖場踏出第一步,包括推出為期半年的“本地塘魚養殖場登記計劃”,為養魚戶登記本港1300個魚塘的基本數據,如魚塘面積、飼養魚類品種及銷售渠道等,建立一個全面的本港魚塘數據庫,該署表示,不排除長遠發牌規管。
該署昨亦展開為期一年的基線調查,記錄全港1600個海魚及塘魚養殖場資料,并抽取水質及魚類樣本化驗,以便長遠擬定及實施食物安全規管措施。
漁護署高級漁業主任周永權表示,目前全港有1300個魚塘,涉及500多個養魚戶,當中300戶規模較大,該署對余下的小型魚場所知不多,希望透過自愿登記計劃,掌握全港魚塘資料,以便將來擬定規管措施,并提供技術支持,協助業界提升管理及養魚質素。
該署已預留數百萬元,以便推行計劃,未來會增聘30名兼職員工,應付上升的工作量,周永權表示,有信心自愿登記成效理想,因為該署事前已咨詢業界,初步反應踴躍。
他還指出,長遠目標為全港魚塘養殖場登記,若養魚戶達到一定水平,該署會招募這些業界成為優質魚場。
新界養魚協進會理事長黎來就表示,早前參加該署的優質魚場計劃,額外成本如增聘人手為每條魚箍上標簽,令營運成本上升約一成,銷售情況一直欠佳,至今仍虧本,他希望漁護署的基線調查能提升市民購買意欲。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