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湖泊盛產魚蝦貝蟹,發展水產養殖是有一定的資源優勢的。
剛到湖北,小李就聽說荊州市監利縣漁業發展得不錯,其中有這么一家養殖場養黃顙魚養出了新門道,獲得了高效益。記者這回決定去探個究竟。
記者:大姐,您挑魚呢?
養殖戶1:是的
記者:這是嘎魚吧?
養殖戶1:這是黃顙魚,我們本地都叫它黃咕魚。
記者:那么咱們這個池塘養的是這個魚嗎
養殖戶1:是的。
記者:咱們收益怎樣?
養殖戶1:我一畝池塘收入四五千元。
記者:那么這個收入在咱們這兒算是高的嗎?
養殖戶1:不算。
記者:吆,還有更賺錢呢,咱們呀趕緊了解一下。
記者:大哥您也是養魚的吧?
養殖戶:金天瑞:是的。
記者:這樣一畝池塘一年也能收入個四五千元?
養殖戶:四五千是我半畝魚塘的收入。。
記者:您這收入夠不錯的,您養的是什么魚呀?
養殖戶:黃顙魚。
記者:什么?也是黃顙魚?
黃顙魚屬鯰形目、鲿科、黃顙魚屬,是一種小型底棲魚類,廣泛分布我國各水域。由于在出水時黃顙魚會發出咕咕叫的聲音,所以當地人習慣叫它黃咕魚。可是讓小李疑惑的是,同在一家養殖場,養的都是黃顙魚,為什么這兩個魚塘的效益會相差近1倍呢?
記者:這懸殊也太大了,估摸著大哥的養殖方式一定不尋常。
養殖戶:沒有什么不一樣的,一樣的水質, 一樣的水位,飼料都是一樣的。
這就更令人納悶了,同樣的水塘,飼喂方式也沒啥區別,為什么這兩個魚塘的效益會相差這么大呢?
養殖戶:你仔細看這個魚有什么不一樣的。
記者:我觀察了半天 這個黃顙魚都是黃黃的,而且個頭也差不多,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養殖戶:對,這就是我們這個池塘黃顙魚的最大不同之處。
養殖戶金大哥說這些魚不是普通的黃顙魚,它凝結了水產科學家10多年的心血,是通過創新技術獲得的新品種。這正是這個池塘黃顙魚能夠取得高效益的點金術。難道普通的黃顙魚長得就不這樣嗎?
記者:真是不看不知道 一看見分曉 您看這個黃顙魚雖然說摸樣差不多,但大小不一。您看這個兒大的和個兒小的相差可不少呢。
您瞧,這效益高的魚塘里養的黃顙魚大個兒頭,并且大小相仿。而普通黃顙魚卻有大有小。這是為什么呢?
養殖戶1:母魚長得慢。
原來,在自然界中,黃顙魚有這么一個特性,那就是雄魚比雌魚長得快、長得大。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雄性黃顙魚比同一批次的雌魚生長速度至少快1倍。
養殖戶1:雄魚這個地方有凸點,雌魚沒有。
記者:大姐告訴我這大個兒的黃顙魚重約100克左右,這小個兒的也就是40~50克。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研究員 劉漢勤 到商品規格的時候雄性個體可以長到二三兩,甚至可以長到半斤。雌魚只能長到1兩左右。如果養的都是雄的,那么產量肯定大幅度提高。
產量高自然效益好了,不過這只是獲得高效益的一部分。
記者:大姐, 它們這個大小不一樣,它的價格是不是也不一樣?
養殖戶1:大的賣13元1斤,小的8~9元錢1斤。
黃顙魚雄魚個兒大、賣價比雌魚也高,收益自然更多。在監利,黃顙魚養殖1年就可以上市了。據了解,個兒大的雄性黃顙魚更受市場歡迎。
消費者:挑大的 。
消費者:我喜歡買大的。
消費者:大點的好吃。
消費者:大的肉多嘛。
經銷商:每天批黃顙魚一兩千斤,一般經營者黃顙魚都要全雄的,好銷些。
經營者:大的一般賣得快一點。
經營者:每天大的賣五六十斤,小的賣四五十斤。
經營者:我們也喜歡,老百姓也喜歡。
看來,大個兒的雄性黃顙魚的確很受歡迎,相對小個兒的黃顙魚來說要好賣一些。雖然賣得貴一些,但是,它的肉更多,更肥。
消費者:個兒大的燒起來個頭大,一起肉非常多,你像小的呢吃起來肉很少。
消費者:很鮮,而且這個魚的腥味比較淡。
消費者:而且肉很嫩。
消費者:吃起來呢很爽口。
黃顙魚富含蛋白質、葉酸、多種維生素。常吃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食療功效。在湖北,人們習慣將它做成紅燒、豆瓣、粉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廚師 汪志雄 選魚的時候就是選擇比較大一點的就是粉蒸,小點的打湯等。一般情況下可以賣一二十份,營業額八九百元。
記者:您看這是兩條清蒸的黃顙魚,一大一小。 一般來說這里的廚師是不會選擇這么小個兒的黃顙魚進行清蒸,但是為了方便我們拍攝做比較, 特地清蒸了一條。咱們先來看看大個兒的,一看就非常飽滿,有食欲。 嗯,這么跟您說吧,這個魚肉真是非常嫩滑爽口,入口即化。我這么一吸就已經咽下去了。咱們再看看小個兒的有什么不同,這個小個兒的跟大個兒的在口感上沒有什么差異,但是因為個兒小、肉少,吃起來就沒有那么過癮了。
消費者:老人呢和小孩一般對魚刺比較挑剔,這個魚最大的特性就是一根主刺,沒有肌間刺 小刺。
同是黃顙魚,雌魚個兒小,賣價低。而雄魚因個兒大、肉多不僅在價格上占有優勢,市場上也更暢銷,更受消費者歡迎。作為養殖戶來講,當然就喜歡養大個兒的雄性黃顙魚了。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
養殖戶:它母魚在很小的時候就性成熟了,吃的飼料都轉化到那個卵上去, 一流就沒有它不長肉。
這個時候的雄性黃顙魚就一門心思只顧著長肉,所以它們會比雌魚長得快、長得大。
養殖戶:公魚呢 它的餌料系數比較低,1:1.2,就是1.2斤飼料長1斤。這個母魚呢飼料系數就高,成本高,最少都是1.8斤飼料長1斤肉。那個飼料都是7000多塊錢1噸, 接近4塊錢1斤。所以這個母魚的飼料成本要比公魚高30%~50%。
專養雄性黃顙魚節省飼料,這實際上就是降低了養殖成本,精明的養殖戶當然沒有理由不愛養雄魚。
養殖戶1 :我要是會變魔術的話,全部叫它們變成雄性的,收入就高了。
看到這,您一定明白了這就是養殖戶金大哥管理的那個魚塘為什么效益能高出近1倍的秘密。
養殖戶:我養的魚全是雄性黃顙魚。
不過,這金大哥是怎么做到池塘里的黃顙魚全是雄性的呢?
記者:其實想全養成雄魚也并不難,把雌魚挑出來不就行了嗎?
養殖戶:沒有那么做,太麻煩了,我這個魚塘進的都是公魚苗。
記者:這魚苗那么小,要分清楚它們的性別可不容易。那么怎么保證養殖戶買的魚苗都是雄魚苗呢?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研究員 劉漢勤 有人提出來通過溫度或者物理的方式是否能夠改變黃顙魚性別的比例。
記者:我知道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性別會受到溫度的影響,比如海龜。
在自然界中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孵出來的小海龜雌雄各半,如果溫度高,孵出來的小海龜就以雄性居多。那么黃顙魚魚卵會不會受溫度的影響而改變雌雄比例呢?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研究員 劉漢勤 將魚卵收進放入不同的溫度水里,它正常生存的溫度在25℃,那么我們從低溫22℃一直到高溫29~30℃ 。在這里面進行孵化。一直到早期魚苗的生長都放在不同的溫度,到了最后可以鑒別魚面性別的時候去看,跟正常溫度下性別比例沒有多少差異。
看來,溫度并不能改變黃顙魚魚卵的性別比例,怎么辦呢?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博士 管波 如果是我們能夠用遺傳育種的方法得到全雄魚,那么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提高黃顙魚養殖的產量和效益。
記者:有些魚跟人也差不多,生男生女不由母親決定。那么技術人員是如何做到讓這黃顙魚只生雄魚呢?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研究員 劉漢勤 黃顙魚跟人一樣雌雄都是XY 染色體決定型。這個雄性的有Y 染色體,雌性的沒有,只有X染色體。雌性的黃顙魚和雄性的交配之后出來的子代有公的有母的,這個比例基本上各占50%。那么我們如何去培育一種魚,它只產生Y染色體精子,就不能產生X精子,這樣生出的小孩全部是雄魚了。
科學家們綜合運用魚類性逆轉、雌核發育、分子標記等技術,獲得了YY超雄黃顙魚和YY生理雌魚。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博士 管波 這樣以來我們可以獲得大量的超雄魚跟普通雌魚進行交配后就能產生大量的全雄魚。
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黃顙魚只產雄魚不產雌魚,將這些繁育出的全雄黃顙魚魚苗用于生產,對于養殖戶來說無疑是提高產量、增加效益的法寶。這也將意味著有更多個兒大、肉多的黃顙魚流向市場,滿足消費所需。不過,這些繁育出的黃顙魚魚苗的全雄率能達到多少呢?
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博士 管波 2008年我們就在批量生產,經過2008-2010年驗證、 證明,每年得到的全是雄性的沒有雌性的。我們市場承諾是98%以上。它這種雄性跟我們自然界中的雄性或養殖中的雄性是完全一樣的,并且通過了一些檢測,我們也證明了雄性長得快,飼料利用率更高。
原來,全雄性黃顙魚研究項目科技成果就是提高黃顙魚產量的點金術,這正是它能夠獲得高效益的秘密所在。
養殖戶:像水深2米的水位,我們投全雄魚苗1萬尾,一年產量2000斤,飼料成本大概是1萬元。加上苗種、電費、人工、塘租大概就是1.2~1.3萬元,那么2000斤魚可以賣到2.4~2.5萬元,所以說純收入過萬了。
養殖戶1:等這批魚起了全部進雄性黃顙魚魚苗。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研人員就發現黃顙魚雌雄個體相差大,逐步開始對全雄性黃顙魚進行研究,經過近10多年的努力,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繁育的全雄性黃顙魚魚苗如今在我國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每年產量上億尾,養殖基地集中在湖北、江蘇等地。
記者:有句話說得好啊叫做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您看這養魚也是一樣 讓黃顙魚只生雄魚不生雌魚 讓它們在起跑線上就具備了高產 高效的優勢 還有一句話叫贏要贏在轉折點上 您看這性控技術就是轉折點 這一點可是點石成金 農業科技創新直接轉化為生產力 提高的是效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