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前, 隨著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地陸續解禁大菱鲆,上市的大菱鲆大多“戴”上了標明產地和養殖企業的“身份證”。由于銷售環節、檢測環節增加了成本以及市場供求的影響,各地銷售的大菱鲆價格多有上漲。“遼寧興城大菱鲆進京”“山東煙臺大菱鲆入滬”,這些利好消息讓各地消費者不再談“鲆”色變。那么,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市場情況如何?我市職能管理部門和養殖企業又該如何積極應對?記者為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多重檢測保安全,價格波動很正常
記者電話采訪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工商及食品管理部門,他們均表示,大菱鲆雖已部分解禁,但入市前的檢測更為嚴格,需要經過多重檢測,以確保食用安全。
北京市食品辦的負責人李女士表示,目前北京不少水產品市場大菱鲆的銷售陸續解禁。遼寧興城大菱鲆之所以能進京,前提是大菱鲆已經達到進入市場的檢測標準。
目前,大菱鲆進入北京市場需要經過嚴格的品質檢測,檢測內容除了原有的孔雀石綠、隱形孔雀石綠、氯霉素等之前必檢的10項內容外,還有新近納入常規檢測的呋喃它酮、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4個呋喃類項目。每批次大菱鲆樣本要檢測14個項目。這位負責人稱,其他養殖地區的大菱鲆要進入北京市場,必須符合北京水產品準入的相關規定,上市大菱鲆須有符合要求的產地證明、檢測報告和其他相關資質證明。
記者從上海、廣州方面了解到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廣州方面對開禁大菱鲆的市場還實行了專車專送制度,進入市場的大菱鲆必須具有大菱鲆產地營業執照、當地政府認可銷售的證明、農業部門對產地的綠色無公害認證書、大菱鲆養殖認證和近期當地權威部門出具的合格檢驗報告,才可申請銷售大菱鲆。此外,還要送往廣州農業局檢驗中心檢驗合格。上海方面要求入市的大菱鲆除了具備產出地相關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外,還必須經上海有關部門抽檢合格后才可入市。并且通過產地直供、定點銷售的方式嚴格控制入市大菱鲆安全無害。
大菱鲆部分開禁后,個別市場價格上漲,也有的市場出現價格下滑。對這一現象,北京市食品辦的負責人說,這主要是受產品成本和市場供求的影響,是很正常的市場價格變化。
自查自糾除隱患,積極應對不放松
“自‘大菱鲆嗑藥’事件發生后,我市大菱鲆市場進入‘冰凍’狀態。這段時間大家都在想方設法‘解凍’市場。但這一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太大,市場只能慢慢升溫,短時間內恢復元氣很難。”10月9日,我市西港育苗場負責人宋先生這樣表示。據剛從上海返回的宋先生介紹,他在解禁的銅川水產市場待了好幾天。從了解到的情況看,市場雖然解禁,但大菱鲆的銷售并不樂觀,每天僅銷售數百條。他認為,要消除消費者心頭的陰影,估計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遼寧的興城,我省的煙臺、日照等地的大菱鲆陸續進入市場,我市目前卻沒有大的舉措。對此,市海洋與漁業管理局的一位負責人說,前段時間,省海洋與漁業廳已經下發了一份“大菱鲆開禁”的通知,只要檢測后達到市場要求就可以入市銷售。他們已經將此通知轉發給各個養殖戶。大家都在積極探索大菱鲆市場復蘇的舉措,但目前尚沒有具體應對措施。
養殖戶宋先生說,這段時間以來,大家都很著急,但著急也解決不了問題。我市的養殖戶除了積極考察市場外,還進行了認真的自查自糾工作,按照行業主管部門的要求,有問題就馬上解決問題,消除各種隱患。他認為這種做法非常實際,如果產品入市后再出現問題,后果及影響不堪設想。他們養殖場現有1.5萬公斤待售的大菱鲆成品,目前正加緊與廣州、深圳等地的市場聯系,也有不少經銷商前來洽談購魚事宜。
采訪中,一些養殖戶表示,市場升溫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大力扶助。“遼寧興城大菱鲆進京”時,就有兩名副市長親自隨車進行組織協調,該市行業協會還建成了專門的大菱鲆檢測觀察池。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