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陳顯念展示他養的娃娃魚
“娃娃魚對環境要求非常高,但養起來不費力。只要掌握了關鍵技術,就能賺大錢了。”溫州市森宇大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顯念帶記者參觀娃娃魚養殖車間時說,每條約10厘米長的娃娃魚魚苗能賣到700多元,每500克“商品魚”賣1000多元,每500克“種魚”賣2000元,基本上供不應求,效益非常好。
溫州市森宇大鯢養殖有限公司坐落高樓鎮石龍村,有兩個養殖場,一個在石龍村,一個在玉女谷風景區。據悉,娃娃魚屬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人工馴養需要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2007年,該公司取得了國家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目前,該公司擁有娃娃魚養殖廠房1000多平方米,野外養殖場21畝;娃娃魚2萬多條,其中體重20公斤以上的娃娃魚“種魚”500多條。
養娃娃魚緣于一次聚會
陳顯念在養娃娃魚之前曾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一些創業資本。2005年的一天,他和幾個朋友小聚,有人突發奇想說想吃娃娃魚,但是他們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條,朋友出價2萬元,對方卻不賣。憑著敏銳的商業嗅覺,陳顯念覺得養娃娃魚肯定有市場,于是就萌生了養娃娃魚的念頭。
說干就干,陳顯念立馬考察市場。他先后跑了湖南、湖北、四川、陜西等娃娃魚養殖業比較發達的地方,與當地人交流發現,國內對娃娃魚的養殖還屬起步階段,也正是養殖娃娃魚的絕佳機會。
這讓陳顯念堅定了養殖娃娃魚的想法,他開始在陜西漢中以“他出資金,對方出技術”的方式與當地人合伙養殖娃娃魚,并學習娃娃魚人工飼養和繁育技術。陳顯念說:“那時候漢中養殖娃娃魚的人已經很多了,市場也趨于飽和,我在漢中的1年多時間主要是為了學技術,然后回來自己試養。”
艱辛摸索方獲成功
雖然已經學會了技術,但是自己養還有一定的困難。從陜西、湖南等地買來的娃娃魚苗和娃娃魚“種魚”因環境不適,成活率很低,就連“種魚”也死了好幾條,損失慘重。但陳顯念并沒有灰心,還專門請來專業養殖技術員手把手地指導,自己也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從交配、產卵到室內培殖、喂食,經過無數次試驗,一步一步取得成功。
陳顯念把娃娃魚的養殖場建在了高樓玉女谷風景區,這里三面環山,濃郁的森林植被,清凈的自然環境,冬暖夏涼,給娃娃魚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也利于娃娃魚的自然繁育,陳顯念就和朋友合伙,仿照娃娃魚生活的自然環境建起了娃娃魚繁育廠房和野外養殖場。
陳顯念運用自己摸索出來的自然繁育技術,把繁育出的娃娃魚苗按體重大小放到陰暗的繁育廠房喂養,等它們的體重長到2公斤以上,再放養到野外養殖場里。娃娃魚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每升水里的大腸桿菌不能超過200個,而且水溫要控制在22℃左右。
該養殖場所用的水都是來自地下100多米的地下水,水抽上來后再經過紫外線消毒才能使用。為了使娃娃魚更好更快地長大,陳顯念還給小娃娃魚苗喂日本進口的紅蟲,250克以上的娃娃魚喂黃粉蟲,500克以上的娃娃魚就直接喂鮮活的溪蝦、小魚等東西。據了解,用這種方法養大的娃娃魚,其肉質和口感與野生娃娃魚幾乎一樣。
養殖效益高 助村民致富
在自然環境中養殖娃娃魚成功后,陳顯念雇了9人來管理公司,1人做總管,2人日常管理人員(一人輪一天),3人負責娃娃魚的生長、喂養和魚池清洗,1人負責銷售,2人為養殖車間主管,負責網絡推廣和接發貨。
該公司去年銷售了五六千條娃娃魚苗和2000多條商品娃娃魚,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除去員工工資、水電費等日常開支100多萬元;100多萬元的飼料費和每年增購2000多尾娃娃魚苗的費用及其他費用,剩下的就是非常可觀的利潤。
在陳顯念的幫助下,已經有5名當地村民嘗試養殖娃娃魚。下一步,陳顯念打算發展有經濟條件的當地農民家庭養殖娃娃魚,輔導他們學習養殖技術、實地操作指導,并按市場價的8折回收,幫助更多的農民致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