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懷遠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全縣水產養殖戶推廣健康養殖模式,大力發展生態名特優水產養殖,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全縣去年名特優水產養殖面積達9.3萬多畝,占水產養殖總面積的67%,比上年增長了26%。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縣名特優水產品產量達1.6萬多噸,產值4.2億多元,產量和產值創歷史新高。
懷遠縣水產養殖戶過去只注重養殖鰱魚、草魚、鳙魚等常規魚種,一直存在著水產品產量高產值低的問題。去年以來,該縣積極實施“漁業富民行動”工程,引導養殖戶轉變水產養殖觀念,創新模式挖掘潛力,想方設法擴大名特優水產養殖面積,千方百計提高名特優水產品的產量、質量和產值。該縣養殖戶去年共養殖黑魚、鯰魚、鱖魚、武昌魚、黃魚等名特優魚78000多畝,養殖泥鰍、黃鱔4600多畝,放養河蟹、青蝦9400多畝,養殖甲魚1800多畝。在引導養殖戶發展名特優水產養殖的同時,該縣還把生態養殖與名特優水產養殖緊密結合,走生態無公害養殖之路,逐步形成了以孔津湖為主的稻田生態養殖泥鰍示范區、以找郢鄉姚山為主的生態甲魚養殖區、以沿黑河為主的池塘無公害高效養殖區和以沿芡河、茨淮新河為主的黑魚無公害養殖區。其中,孔津湖稻田生態養殖泥鰍示范區被提升為省級示范區。該縣名特優水產養殖和生態養殖結合后,不但水產品產量、質量和產值大幅度提高,而且河、湖、塘的淡水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全縣境內沒有發生一起淡水污染案例。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