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利用水域廣、水質優、水草多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河蟹產業。2006年,該鎮河蟹養殖面積9.1萬畝,實現漁業總產值愈1.7億元,占全鎮農業產值的65%,河蟹養殖已成為農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隨著河蟹養殖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河蟹營銷和“挖苗族”等第三產業也快速崛起,有力的促進了農民增收,2006年全鎮農民人均漁業收入1850元。該鎮每年有近億元民營資本開發水面,2006年,15個村水面發包收入達1000萬元左右,水面發包費的增加,壯大了鎮、村集體經濟,為鎮、村興辦公益事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條件。主要做法有:
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利用水域廣、水質優、水草多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河蟹產業。2006年,該鎮河蟹養殖面積9.1萬畝,實現漁業總產值愈1.7億元,占全鎮農業產值的65%,河蟹養殖已成為農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隨著河蟹養殖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河蟹營銷和“挖苗族”等第三產業也快速崛起,有力的促進了農民增收,2006年全鎮農民人均漁業收入1850元。該鎮每年有近億元民營資本開發水面,2006年,15個村水面發包收入達1000萬元左右,水面發包費的增加,壯大了鎮、村集體經濟,為鎮、村興辦公益事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條件。主要做法有:
一是發展幼蟹培育。該鎮的幼蟹培育面積由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2.3萬畝,土池培育幼蟹戶數達3000戶,年產規格為50~100只/斤的優質幼蟹2億多只,幼蟹年產值約億元,畝均利潤2000余元,全鎮人均增收800元以上。“水陽江”牌幼蟹獲得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名優產品標識,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有70%的幼蟹外銷到全國各地。
二是積極發展稻田生態養蟹。水陽鎮注重漁業結構調整,確立了“突出河蟹產業特色,實施河蟹生態養殖,打響河蟹品牌”的總體思路,積極發展稻田生態養蟹。2006年,該鎮稻田生態養蟹面積達1.8萬畝,并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認證。由于該鎮嚴格實施以“種草、投螺、稀放、配養”為核心的生態養殖技術,大規格河蟹比例大幅提高,養殖戶都賣到了好價錢,畝效益在2000~3000元。
三是鞏固大溝養殖。大溝養殖仍是水陽鎮水產養殖的主體,該鎮5萬畝大溝由于過去超強度的河蟹養殖,不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漁業水域環境已遭到破壞,河蟹養成規格偏小,品質較差。為此,該鎮大力倡導發展以生物修復技術為核心的河蟹生態混養模式,特別是近兩年來養殖優質的鳙魚已成為水產養殖業的亮點,市場看好,全鎮大水面養殖鳙魚單項產值超過2000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