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黃岡市英山縣科協主席阮橙、方咀鄉書記、鎮長王曙到市科協等部門匯報養殖匙吻鱘特種魚情況,展示相關圖片,令觀者很感興趣。
英山縣積極實施“科普示范助力新農村行動計劃”,由縣科協、發改局、水產局、大別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前期已投入資金6萬元,聯合引進特種魚苗匙吻鱘800條,到方咀鄉閔河村養殖,試養基本成功,魚苗生動活潑。
匙吻鱘(Polyodon spathala)屬鱘形目、匙吻鱘科,是北美洲的一種名貴大型淡水經濟魚類。匙吻鱘肉質鮮美,吻部富含膠原蛋白,營養豐富,是宴席佳肴;魚子漿在國際市場價格昂貴,魚皮可制成優質皮革。我國目前每公斤成品魚約60元。匙吻鱘還可以作為觀賞魚出售,體長15厘米的每尾30元。美國于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我國1988年從美國引進,現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開始推廣生產。
匙吻鱘的顯著特點是吻呈扁平槳狀,特別長。魚的體表光滑無鱗,背部黑藍灰色,有一些斑點在其間,體側有點狀赭色,腹部白色。匙吻鱘壽命在30年以上,個體大,已發現最大的達65公斤。適溫廣,能在結冰的水下生活,在32℃水溫也能生存。對溶氧要求較高,在5-7毫克/升以上。食性類似鳙魚,攝食浮游動物,人工養殖可輔助投喂些配合飼料。生長速度比一般的淡水魚快,當年可長至0.5公斤以上,2齡魚超過1.5公斤,3齡魚超過2.5公斤。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