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記者從清新縣了解到,經過多年的發展,該縣的桂花魚養殖形成了魚苗孵化、養殖、銷售完整的產業鏈。今年該縣桂花魚產量將超過6000噸,成為廣東省桂花魚三大產地之一。2011年,清新桂花魚產值達到2.8億元,占漁業產值的68%。全縣養殖桂花魚農戶693戶,每戶平均養桂花魚39畝,每年每戶平均產值約40.4萬元,純收入約12.12萬元。
漁業養殖的第一步是魚苗孵化,而在十年前,清新縣的魚苗孵化場只有四五家,魚苗難買,不少養殖戶不得不從順德、南海買魚苗,養殖成本增加。張灼林是太平中南魚苗孵化場的養殖戶。2000年,他開始建設魚苗孵化池,并從順德請師傅過來教孵化技術。成為清新縣較早進行魚苗孵化的養殖戶。當年,清新還確定將桂花魚作為清新縣“一條魚”工程的養殖主導品種,加大對漁業的扶持力度。
記者了解到,由于桂花魚養殖的密度比較大,所以,一般情況下,每個桂花魚魚塘都會有兩臺以上的增氧機,這需要有足夠的電力供應。對此,近年來,清新縣相關部門完善了魚塘周邊的供電設施,修通了魚塘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并定期舉辦科學養魚培訓班,這大大調動了養殖戶發展漁業的積極性,促進了清新縣漁業較快發展。
有了良好的養殖基礎,養殖戶們開始大量飼養桂花魚。而由于桂花魚的飼料是活的小魚,養殖戶在養殖桂花魚時也要飼養相應的飼料小魚來喂食,每斤桂花魚要4斤以上小魚,1萬斤桂花魚需要4萬斤小魚。由于桂花魚養殖面積的增加,這也催生了專門養殖飼料小魚的養殖戶。目前,該縣的魚苗孵化、苗種培育、成魚養殖、飼料魚養殖、商品魚銷售等各環節結合發展,同時帶動魚藥、飼料、養殖設備、收購流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據統計,2011年全縣桂花魚養殖面積2.7萬畝,達到全縣總魚塘面積的一半,實現桂花魚產量6000噸。吸引大批收購商長期訂購桂花魚,使桂花魚成品魚供不應求。目前,清新的桂花魚已銷往珠三角和全國各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