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記者來到云南富寧縣剝隘鎮網箱養魚基地,看到的是一幅水鄉農民的忙碌景象。廣闊的水域被圍欄分隔成許多小塊,農戶們支起網箱、成立了養魚協會,漁業養殖搞得紅紅火火。
百峨村養魚協會副會長兼會計盧有林駕著鐵皮船來到岸邊,邀請記者一同坐船參觀網箱養魚基地。我們一邊看,一邊打開了話匣子。
過去,剝隘鎮的居民都是以耕種土地為生,由于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的實施,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水淹沒,雖然得到了相應的補償,但世代賴以糊口的生計卻從此中斷了。面對困境,庫區人民不等不靠,積極尋找“靠水吃水”的發展道路。
2006年,為加快百色水利樞紐云南庫區漁業發展步伐,提高庫區水產品產量和質量,富寧縣承擔了“云南省電站庫區網箱集約化養殖試驗”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剝隘鎮網箱養魚遠近聞名,不僅解決了失地后村民的生存問題,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也為庫區經濟的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
“養殖品種主要是羅非魚、鯉魚、草魚,美國斑點叉尾鮰、淡水白鯧、塘角魚等也在試驗養殖之中!北R有林說,協會采取統一采購魚苗、統一銷售、統一技術指導的方式,盡力為養魚戶提供幫助。隨著富寧縣羅非魚加工廠的開工建設,鮮魚的銷路將會更加通暢,養魚戶的后顧之憂將大大減少。
“早上我拉了大約400斤小鯉魚去賣,一共得了2000多元!币慌缘拇迕耥f金祿高興地說。今年以來,他賣魚的收入就有10多萬元。在富寧庫區,像韋金祿一樣因土地被淹沒改養魚為主業的農民在這里為數不少。截至目前,庫區周邊村寨4個養魚協會共吸納會員143人,帶動受益948戶,網箱養魚達5200箱,產品熱銷文山、昆明及廣西等地,年銷售鮮魚2087噸,收入2788萬元,實現利潤8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