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4月24日,記者從雙江老街乘船至小江大橋沿途看到,浮萍在部分江段基本絕跡,一江清水又千帆競發。經過環衛工人和當地漁民10多天的緊張打撈,發生在云陽縣澎溪河流域的浮萍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據環衛所所長韓忠英介紹,除留下少量船只巡邏保潔外,治理戰線開始收縮,專業清漂人員轉移到河灣、回水等死角地段。
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于受春季降雨和氣溫升高等多種因素影響,澎溪河流域發生浮萍污染,迅速繁殖、蔓延的大量浮萍聚集該流域養鹿鄉至雙江大橋長達30余公里的江面,造成一定的生態影響。事件發生后,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次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沿途鄉鎮檢查調研,制定科學的清理打撈措施,動員民眾和環衛專業隊伍展開大規模清漂,并通過市政委調集臨近萬州、開縣、奉節的機械化清漂船增援,實行全天候不間斷打撈,目前浮萍瘋長的形勢已經遏止,大量成災的有害生物被打撈上岸。截至目前,整個清理活動共涉及環保、建委、移民、交通等部門及流域5個鄉鎮,籌資100萬元,組織船只100艘,發動人員1000余人,先后出動累計出動了13000人次,船只2700船次。
根據澎溪河發生的浮萍污染現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實地監測調研后認為,這是“水華”現象的明顯反映!八A”現象就是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結果,是淡水富營養化的一種表現,這給三峽庫區蓄水成庫后敲響了生態警鐘。目前,專家建議對浮萍、水葫蘆等藻類生物災害應采取人工清理與生態清理相結合,以澎溪河為例,每年政府可投放450萬尾左右10至20厘米長的草魚、鰱魚入河,任其自然生長。成品魚的捕撈和銷售,可安置部分移民就業,而河水的水質也能通過“萍或微生物—魚—人”的生物鏈得到凈化。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