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今年對各種食品品種抽檢的結果。熟肉制品、食用油、乳制品等25個品種共2000批次的合格率為93.55%。在不合格批次中,生食水產品、沙律合格率最低,分別為56.8%、71.1%。而餐飲具的合格率也僅為83.5%。
抽檢2000批次 129批次不合格
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年共抽檢熟肉制品、腌臘肉制品、餐飲具、食醋、盒飯、自制冰淇淋、食用油、乳制品、辣椒醬(粉)、沙律、生食水產品(如生蠔、魚生等)、火鍋底料、自制調味料、肉丸、面食制品、米線、食用煎炸油、豬肉(豬肝)、月餅、分裝飲料、貝類水產品、海水魚蝦(淡水魚)、餐飲具(大腸菌群)、餐飲具(洗滌劑殘留)、食用菌等25個品種共2000批次,其中合格1871批次,合格率93.55%。不合格批次有129個,合格率最低的品種為生食水產品、沙律,分別為56.8%、71.1%,其次是餐飲具,合格率為83.5%。
水產品運輸加工不當致細菌超標
南都記者了解到,生食水產品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門菌超標,沙律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餐飲具主要是大腸菌群、烷基(苯)磺酸鈉超標。
該局負責人說,食物加熱煮熟能將大部分細菌殺死,而生食水產品和沙律均為生食食物,缺少加熱煮熟過程,原材料采購、運輸、加工、保存等不當,都可能產生污染,導致細菌超標。
至于影響到餐飲具合格率的因素,該負責人解釋,大腸菌群不合格主要是餐具沒有清洗、消毒干凈或在貯存中被污染,餐具清洗、消毒、保潔三個環節任何一個工作不到位都會造成大腸菌群不合格。烷基(苯)磺酸鈉不合格是餐具使用洗滌劑后沖洗不干凈,有洗滌劑殘留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