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前不久,浙江寧波市《2006寧波市海洋環境公報》、《2006象山港海洋環境公報》和《2006寧波市漁業生態環境公報》正式對外發布。
全市海洋環境監測結果顯示:近岸和近海海域未達清潔和較清潔標準的海域面積為6358平方公里,其中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為4152平方公里,比2005年減少842平方公里,比2004年減少1264平方公里。三門灣及鄰近的部分海域由前兩年的嚴重污染海域變為中度污染和輕度污染海域。水體中主要污染因子仍為無機氮和磷酸鹽,大部分海域還受到石油類污染。
近岸海域沉積物質量良好。除重金屬銅含量超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外,其他所有監測站的所有監測項目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
沿岸經濟貝類質量一般,貝類體內石油烴、重金屬鉛和糞大腸菌群含量有超標現象。
近岸海域一年共發生赤潮8起,累計發生面積2400平方公里,其中有毒赤潮4起,但未檢出麻痹性貝毒(PSP)和腹瀉性貝毒(DSP),未造成人員中毒和大面積養殖水產品死亡事故;全年共受理漁業污染事故25起,污染面積約125.8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18.4萬元。
象山港海洋環境監測結果表明:2006年象山港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和磷酸鹽,部分海域受到石油類污染。
2006年象山港海域沉積物質量狀況與上年持平,糞大腸菌群含量超標,銅含量超標,其他監測指標均符合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
2006年象山港海域(西澤)經濟貝類(縊蟶)的質量狀況與上年相比沒有明顯改善,糞大腸菌群含量超標。
2006年象山港海域發現赤潮共4起,累計面積110平方公里,主要優勢種類為具槽直鏈藻、中肋骨條藻、紅色中縊蟲,無毒性。
2006年象山港海域發生一起較大漁業污染事故。9月份寧海縣西店鎮第一電鍍廠非法排放高濃度超標污水,造成漁業污染事故,賠償漁民經濟損失24萬元。象山港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和磷酸鹽,部分海域受到石油類污染。
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總體狀況:2006年寧波市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總體狀況保持良好,但部分漁業水域有營養鹽、石油類指標超標現象,局部水域超標較為嚴重,漁業資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寧波市漁業水域環境質量總體符合《漁業水質標準》,象山港、杭州灣、三門灣等重點漁業海水增養殖區主要受富營養化影響,但其環境條件基本能滿足漁業增養殖水域的要求。內陸部分水域養殖環境間斷性受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影響。
寧波市初級水產品質量狀況總體較好,全年共抽檢初級水產品樣品350份,檢測1008項次,抽檢合格率95.7%,比去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全年共發生主要漁業污染事故25起,污染面積約為125.9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18.4萬元,獲經濟賠償58.22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