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根據國家農業部、省海洋與漁業局的部署,我市昨日在臺山市廣海灣實施資源增殖放流行動,首批2000萬尾中國對蝦苗在碧波中入海暢游。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聶黨權參加了放流行動。
在放流現場,記者采訪了當地漁民。“近幾年來,海洋捕撈強度遠遠超過海洋生物資源再生能力,漁業資源逐年減少,漁獲越來越少,中國對蝦尤其厲害,不僅群體越來越少,個體也越來越小。”當地漁民說。
為了保護南中國海沿海近岸日益枯竭的中國對蝦資源,國家農業部從2005年開始補貼資金,組織資源增殖放流。去年我市就在廣海灣投放了3500萬尾中國對蝦和23萬尾紫紅笛鯛、斜帶石斑魚苗。漁民們說,增殖放流確實有效,最近他們出海捕撈,中國對蝦數量有所增加,個頭也大了許多。
據了解,此次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將組織放流6000萬尾中國對蝦苗,首批2000萬尾中國對蝦苗已經安全入海;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海洋與漁業部門還將在臺山附近海域增殖放流投放點,陸續投放中國對蝦苗。
聶黨權在放流現場指出,增殖放流對保護和恢復我市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增加漁業的群體數量,維護生態平衡,促進我市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漁業增產,具有重要意義。他呼吁全社會,要樹立和增強保護環境、保護海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變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