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距合川城區50多公里的小沔鎮盛泉村,春光朗照的幾千畝甲魚養殖池,泛著粼粼波光。
“這平靜的水面下,藏著600多塊錢1公斤的生態甲魚哩!”昊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榮華介紹,“養殖場有幾十萬只甲魚,最大的一只有四五公斤重。”
沒想到這偏僻的山村,還有這樣一座特色養殖場。
一只甲魚引出一座養殖場
談起已發展到3000余畝規模的甲魚養殖場,60多歲的榮華就來了精神:“這是1只甲魚的功勞。”
10年前,在渝北區開煤礦賺了錢的他,承包了鎮里的上游水庫,打魚時捉到了1只重2公斤多的甲魚。這時,有人愿出2000塊錢,買這只甲魚。
甲魚這樣“管錢”,讓頗有經濟頭腦的榮華動了養甲魚的心。他到外地買來6000只甲魚苗,放入水庫。可是此后,就再也沒有動靜了。“當時我想,這幾萬塊錢的甲魚苗錢,怕是打水漂了。”榮華說。
可沒想到,時隔4年,當水庫為消毒而放干水后,庫底到處都是已長大了的甲魚。
“看到甲魚,除了驚喜外,我也意識到,這里的水和環境,適宜養甲魚。”于是,榮華流轉了幾百畝田,修建甲魚養殖池,建起養殖場。
一座養殖場牽出一個合作社
甲魚養殖效益極好,每畝每年產出有2萬多元,除去成本,純利1萬多元。
“有了市場,就想擴大規模。”榮華說,“我是盛泉人,也想利用這一產業,帶動鄉親們共同賺錢。”
經協商,榮華決定組建股份制的重慶昊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鄉親們用土地入股,他用資金入股。入股的土地,實行保底分紅。
盛泉村的唐道孝,將自家2畝田入股后,去年除獲得600公斤黃谷的保底收益,還獲得90公斤黃谷的分紅收益。
此外,入股農民還可以由榮華提供甲魚苗和養殖技術,自行養殖,然后由榮華負責回收。
目前,盛泉村和相鄰的雙槐鎮上游村,共有300多戶村民自愿加入昊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入股土地已達3000余畝,建成了目前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生態甲魚養殖場。
養出高品質的甲魚,未必就能暢銷出去。
在外打拼多年,有著豐富市場經驗的榮華,投入上千萬元,在重慶兩江新區幸福廣場旁邊,建起一座甲魚館和直銷門市,推銷甲魚。
“目前,我們合作社養出的甲魚,可以說是有多少就能銷多少,價格也不錯。”榮華說,除重慶市場外,還銷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記者 羅成友 羅蕓 蔡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