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華鱘是我國特有的珍貴魚種,被譽為“水中大熊貓”。中華鱘渾身是寶,它的肉味道鮮美,脊椎骨、鼻骨等都是餐桌上的美食。其中中華鱘的魚卵最為名貴,用鱘魚卵制成的“魚子醬”,含脂量極高,被譽為“黑色黃金”。
現在在永安市洪田鎮上石村也可看到中華鱘的身影。原來該村的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依托當地山清水秀的特殊地理條件,在村里引山泉、壘魚塘,發展起了中華鱘特色養殖。
來到永安市洪田鎮上石村,筆者找到了中華鱘養殖場,它就位于紫云山腳下,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每一口養殖池上都有根大水管日夜不停地往池里噴水,加上增氧機的運作,確保每口水池的水緩緩流動。上萬尾中華鱘悠閑地在清澈的水中游蕩,到處可見烏黑的中華鱘背脊。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魚類,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人工養殖中華鱘屬于特種養殖,它的養殖條件非常高,特別是對水質水溫要求嚴,其中水溫常年要保持25攝氏度以下,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也養不活,水質不能有任何污染和有害物質,且要流動。
洪田鎮上石村海拔約600米,這里的山泉水常年恒溫保持在15攝氏度左右,水質清,無污染,十分適宜人工養殖中華鱘。
該合作社依靠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跟一些龍頭企業簽訂合約,當鱘魚產卵時,公司來基地取卵,取完直接速凍送到生產基地進行包裝,最后出口韓國和日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