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經過三年的不斷探索,在6月15日的早上,新疆布爾津縣特種水產良種場孵化車間成功孵出哲羅鮭幼苗,這是布爾津縣首次人工成功繁育出哲羅鮭。
在布爾津縣特種水產良種場的孵化車間看到,飼養員正在對剛剛破膜而出的哲羅鮭幼苗進行人工餌料的投放馴化,其它的哲羅鮭發眼卵也將在一周內孵化。
“現在我們技術人員還有飼養員24小時都在這個地方不停地看管,因為這地方害怕停電、停水,一停水了自然就缺氧,一缺氧就死亡,他們非常地小心照顧著這些‘寶貝’。” 該場場長黃明彬說。
據了解,哲羅鮭即新疆人俗稱的“大紅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冷水淡水魚,巨形哲羅鮭可達10米以上,目前野生數量極少,為新疆保護動物,在新疆只發現于額爾齊斯河、喀納斯湖等水系,有人認為傳說的喀納斯“湖怪”即是巨形哲羅鮭。
哲羅鮭種魚產卵和幼苗發育階段對環境、水質以及水溫的要求都十分苛刻,人工繁育難度較大。自2011年開始,布爾津縣先后從黑龍江引進70萬粒哲羅魚發眼卵,進行孵化、馴養,并建設了220畝的哲羅鮭繁育基地,進行人工繁育、養殖技術研究。
布爾津縣水利局漁政站站長加納爾說:“對保護瀕危物種有很大的作用,同時為科學研究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哲羅鮭食用價值高,人工繁育養殖技術成熟,也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