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筆者從事魚病防治技術工作十余年來,一直重視對指環蟲、車輪蟲等寄生蟲病的防治,積極向漁藥經銷商和廣大漁民推廣普及魚類寄生蟲病防治方面的知識。然而,面對今年滾滾而來、猖獗至極的車輪蟲病,筆者有一種“漁醫無奈小蟲何”的茫然。遏制車輪蟲、殲滅車輪蟲,成為2013年上半年魚病防治第一位的任務。
1 車輪蟲病的流行呈現三大特點
1.1發病早,來勢猛
同往年一樣,漁民在魚種投放后的二、三月份,都忙碌著防治水霉病、赤皮病。本市后湖管理區漁民,養殖的15畝池塘,截止3月7日已至少死亡草魚150kg,共3000尾,因魚體表出現有水霉癥狀,則一直按水霉病治療。3月7日,筆者現場鏡檢才找出死魚的真正元兇是車輪蟲。3月15日,廣華地區一漁民反映,他養殖的13.5畝池塘,草魚死亡有半個月時間,3月15日一天死亡1.75kg規格的大草魚10尾,診斷結果完全是車輪蟲病。3月24日,筆者又接到總口管理區漁民的報告,反映16畝1米深的池塘m深的池塘,草魚死亡有二十多天,從每天死幾尾、十多尾,發展到3月23日一天死亡量高達80多尾,診斷結果也是車輪蟲所為。往年,本市在3月份也出現一些池塘大量死魚的情況,但大多是指環蟲導致,今年,車輪蟲搶先發威,來勢洶洶。
1.2 經常有,殺不絕
根據今年魚病流行的新情況、新特點,筆者迅速對所有服務的魚塘,從3月下旬開始全面開展車輪蟲病的防控,但防不勝防。像上述一類發生車輪蟲病的池塘,初次用藥后便停止死魚,時過不久,車輪蟲一次又一次卷土重來,死魚接連不斷。全市范圍內,車輪蟲病在四、五月頻頻暴發,直至六月高溫期發病勢頭絲毫未減,預測七、八、九月仍有大量發生。車輪蟲這種最低等的單細胞動物,具有超強的繁殖力和頑強的生命力,不斷進行縱二分裂繁殖和接合生殖,在水溫22~29℃時,分裂、成熟一個周期只需24小時h,每天分裂繁殖的時間一般從18點以后開始,大多在夜間進行。車輪蟲廣泛分布于水中和底泥,我們目前能夠使用的藥物可以暫時殺滅它在水中、魚體表、魚鰓上的蟲體,或抑制它的繁殖生長,卻無法殺滅存在于底泥中的病原體,只要有病原體存在,它就會不斷繁殖生長。車輪蟲的種類很多,大小懸殊,其中“小車輪蟲”最難殺滅。由此決定了我們與車輪蟲的戰斗是經常性的持久戰。
1.3 范圍廣,危害大
車輪蟲病的發病范圍很廣,尤以高密度養殖的池塘發病率最高,危害草、青、鰱、鳙、鯉、鯽、鳊、鱖、叉尾魚回等幾乎絕大部分養殖魚類,尤以草魚為甚,可直接造成魚類反復發病、大量死亡,甚至造成毀滅性的損失,由此繼發的細菌性爛鰓病、細菌性敗血癥非常嚴重。今年上半年已出現三個草魚死亡高峰,一是4月中旬,0.1kg左右的小草魚普遍死亡;二是5月20日至30日,不少池塘0.1kg-~0.5kg規格的草魚每天的死亡量在百尾左右;三是6月初至20日,小草魚至1kg左右的草魚,每天死亡幾十尾,多至500尾以上,損失50%以上。每一次發病高峰都與車輪蟲的危害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對車輪蟲病的危害性決不可小視,那種至今還認為小小車輪蟲不足以導致魚大量死亡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2 注重從池塘日常飼養管理中發現車輪蟲病征兆
對車輪蟲病的診斷需借助鏡檢,當取少許鰓絲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有10個左右車輪蟲,就可確診為車輪蟲病,有20個以上車輪蟲,那說明車輪蟲病較嚴重了。
作為漁民,平常在池塘日常飼養管理中,要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每天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吃食情況、死魚情況、水質變化情況,并做好池塘日記。最忌兩點:一是將飼料交給自動投餌機后就人去無蹤;二是在五月至六月初的農忙季節,只顧忙農活,疏于池塘管理。當魚受到車輪蟲或指環蟲侵襲后,會表現明顯的或暗藏的異,F象,據筆者經驗,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一定要檢查是否有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
2.1開春后,水溫已達10℃以上,魚仍不開口吃食或吃食很差;
2.2 改喂顆粒飼料后,草魚長時間不到水面搶食;
2.3 原來吃食正常,沒有天氣、水質、更換飼料等其它因素的影響,吃食量下降;
2.4 魚聽到投食機聲響,本能地想要吃食,但因鰓上有寄生蟲,造成了吃食困難,這時魚拼命想擺脫寄生蟲的困擾,于是出現吃食時跳躍、擺動、一驚一乍的掙扎狀況;
2.5吃食一會兒就離開投食區;
2.6 時不時有草魚將頭伸出水面,向上沖,水面泛起水花,不平靜;
2.7 雨轉晴后的下午,小草魚跳得厲害,甚至不吃食;
2.8 花白鰱翹尾,這種現象在晴天的下午最明顯,往往用常規殺蟲藥無效;
2.9 魚在半水或下風處或在水面中央集結成群,形成一團“黑影”,似曬太陽;
2.10 在投食時觀察,前一天觀察到魚的尾鰭發白,第二天觀察到魚的各鰭發紅;
2.11正常天氣魚浮頭,或陰雨天、悶熱天魚容易浮頭,每天清晨都需要打開增氧機增氧,遇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只單純地考慮到是受天氣因素和水體缺氧因素的影響,還要考慮到魚的鰓部很可能感染了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使魚呼吸困難;
2.12池塘上空出現鷗鳥飛旋,捕捉池魚;
2.13離群獨游,黑頭黑身的草魚除腸炎、爛鰓外,十個中就有九個有大量車輪蟲寄生;
2.14寄生有車輪蟲或指環蟲的草魚,往往會在陰雨天或雨過天晴時或天氣持續升溫時突然大量死亡,或在加注新水后出現大量死亡;
2.15原來有車輪蟲病或包括車輪蟲病在內的綜合性疾病,通過治療后雖然死亡量下降,但并沒有徹底根治,幾天、十幾天以后,如果死亡量再次反彈,必然是車輪蟲重新繁殖。(作者:湖北省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 周治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