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今年的5月份,由于中國對蝦主產區因蝦病大幅減產,減產的幅度在30%左右,中國對蝦采購商除了在傳統的供應國泰國、越南、印尼加大采購力度外,采購的范圍已延伸到印度和厄瓜多爾等國。
10月1日,越南水產出口與加工協會緊急致函當局主管部門,反映中國的對蝦采購商到越南大量收蝦,每天收蝦的數量100-300噸不等。越南中部省份Phu Yen省是中國商人理想的集散地,10多家中國采購商從越南中間商那里買蝦,冷凍后運輸到越南北部省份Lang Son省,從那里通過邊貿運到中國。
越南水產出口與加工協會秘書長Truong Dinh Hoe建議:越南應該對中國大量采購對蝦原料征收出口稅。根據越南當地對蝦加工商報告,他們正與中國的采購商爭購對蝦原料,加大采購力度保證出口,但往往中國的買家出價會更高。他們建議“我們必須采取迅速的行動,限制原料蝦賣給中國,或其它國家的采購商,避免當地產業的投資的加工設備、技術浪費”。一個措施已經提交主管部門,那就是通過一項法案,征收10%的對蝦原料出口稅,來阻止境外的采購,毫無疑問,這更像是針對中國。
其實,越南所醞釀的這一貿易爭端,源自于越南對蝦加工商與養殖場之間的問題,對蝦加工商無法從養殖場獲得充足的原料,無法滿足出口的訂單,對蝦加工商抱怨養殖場壓塘不出貨為獲取更高的價格,或者賣給國外,這讓越南的對蝦加工商在國際市場上失去活力。但是越南的對蝦養殖戶堅信,今年的對蝦價格還會上漲,他們寧愿存塘也不賣給加工出口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