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去年3月從新津縣進了200斤斑點叉尾鮰魚苗,一斤才花6.2元。今年5月份我開始賣魚,目前已賣600多斤,每斤賣6.5元左右,收入近4000元。我算了一下,這200斤魚苗要收成魚3000多斤,現在魚價看漲,效益可觀得很。”5月23日,雙流縣永安鎮松柏村一組養魚大戶黃茂君,看到滿池活蹦亂跳的魚兒,開心地笑了。
在收益可觀的刺激下,目前,養殖斑點叉尾鮰正在我省掀起熱潮。今年斑點叉尾鮰魚苗價格大漲,高的一斤賣到13元就是一個證明。該品種為何被大家追捧?市場前景到底怎樣?目前存在什么問題?記者近日通過各方采訪,尋求上述問題的解答。
成都市場曾斷貨出口美國沒問題
雙流縣目前建有一個斑點叉尾鮰加工出口企業,在我省廣建基地、簽訂訂單,按出口要求大力推廣斑點叉尾鮰養殖新技術。由于保護價每斤為5元,使養殖戶每斤有1.8元的純收入,有效消除了大家養殖新品種的后顧之憂。
“我們現在的魚哪里還用得著出口哦!”黃茂君高興地說,現在這個品種在成都市都是供不應求,在周邊地區的銷量也大得很,“每次來拉魚都是五六百斤地裝。”
據永安鎮養魚協會負責人盧乾貴介紹,今年成都市場斑點叉尾鮰賣得斷過貨,還從江蘇省調了一批過來救急。由于調來的這批魚肉色澤偏黃,不像我省魚肉是雪白的,品質趕不上,拉到這里一斤比本地產的還要便宜三角錢。
近期,有消息稱我國產的部分斑點叉尾鮰出口美國時,因藥殘不達標而受到限制。對此,雙流這家加工出口斑點叉尾鮰的公司的有關人士透露:“這個問題在我省不存在,我們是通過與北方一家公司合作出口,目前是屬于免檢。我們已出口好幾批魚了,還沒有出現過類似問題。”
四川山水養好魚
養殖戶畝收六千
黃茂君承包魚塘40多畝,去年在協會指導下試養斑點叉尾鮰取得成功后,現在該魚的養殖面積已占75%以上。“傳統品種養得非常好的,一畝也就2000元左右的純收入,而養這個魚,養得好畝純收入可上萬,一般都在6000元以上。可見,”養殖戶熱捧這個品種,高收益是主因。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一方水養一方魚。我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有利氣候,豐富的水源與良好的水質,非常適宜斑點叉尾鮰生長。“國外在我國下訂單,主要還是下在我們四川。為什么呢?因為只有我們四川生產的斑點叉尾鮰,背部的肉才是純白色的,才能達到出口品質標準。外省生產的,可能是氣候與水質因素,色澤就是沒有我省生產的好,總是要帶點黃色。”四川擁有養殖斑點叉尾鮰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對此,盧乾貴很是自豪。他還透露,這種魚主要是加工成魚片出口,由于外省生產的難以達到品質指標,那些有眼光的加工出口企業都在往我省搬。
專家點穴要害
保證純度最關鍵
“斑點叉尾鮰養殖現在正熱,但有些問題大家一定要看到,并設法解決,才能保證把這個優良品種做成一個好的產業。”省水產局生產處專家何川道出了自己的憂慮,就是我省從美國引進斑點叉尾鮰這個品種已有好幾年,由于種魚培育技術的局限,后面的幾代魚近親繁殖,品種純度降低,魚的優良品質開始退化。
我省的養魚戶也開始重視這個問題。黃茂君最近進的魚苗,都來自省外,主要是江蘇和湖北。雖然這些地方的魚苗價每萬尾要比本地產的高出20-30元,但養魚戶還是愿意購買省外培育的魚苗,因為外省魚苗純度高、長勢快、抗病強,“如果節約那幾十塊錢,那多的都遭了。”
“我省斑點叉尾鮰魚苗培育基地,應加強原種的引進和培育技術的提高,而不應這樣放任下去,將我省這個大市場拱手相讓。并且,只有提高培育技術,我省的供苗安全才能得到保證,產業才能得到發展。”何川最后提醒說。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