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武漢市農業局昨預計,今年武漢地區小龍蝦的養殖面積將突破10萬畝,產量將達到1.4萬噸左右,足足可以裝滿200多節火車皮。躍居武漢市“名特產品”產量的第一位。不經意間,武漢人有望將其吃出一個超大型產業。
小龍蝦此前多在荒野溝汊內自生自滅,自打廚師們將其開發成美味佳肴后,省內潛江等地率先發現這個東西大有“錢途”,并實現了稻田人工養殖。最近兩年,它迅速在武漢湖泊眾多的各個遠城區掀起了強大的開發養殖熱。
武漢市農業局人士介紹,該市小龍蝦養殖目前主要以稻田寄養模式為主,江夏、黃陂等該市七大遠城區都在利用低產稻田、水面寄養這個在餐桌上越來越受歡迎的小東西。目前武漢遠城區小龍蝦養殖總面積已超過7萬畝,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即便在產量大增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武漢一些集貿市場仍然頻頻傳出小龍蝦脫銷的消息。在市場需求持續轉旺的大背景下,去冬今春,該市一批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在這一領域的開發養殖投入已達2000多萬元。僅武漢黃陂區,就在六指街迅速建成了一個連片規模達6000畝的小龍蝦寄養基地。
有關方面預計,今年,小龍蝦可為武漢市農民增加純收入近2億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