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是衡水市的飲用水源地,可是近年來在湖中大量增加的網箱養魚,正在悄悄地成為衡水湖最大的污染源。而衡水湖管理部門也面臨著既要保護湖區生態環境,又要保障湖區群眾生活的困境。
■網箱養魚發展迅速
“我是冀州市北關村的,我們全村有300來戶,大部分都在湖里網箱養魚。”昨日下午,養魚戶朱某站在衡水湖小湖隔堤上對記者說,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湖面上網箱密布,蔚為壯觀。
朱某告訴記者,自從衡水湖蓄水以后,村里的地全淹了。他們只好在水里搞網箱養魚,全家人的生計都維系在賣魚的收入上。
據衡水湖管理部門統計,自2002年以來,衡水湖網箱養魚發展迅速,尤其是2004-2006年期間,衡水湖冀州市境內網箱數量急劇增長,到目前,投飼性網箱數量已增加到490余只,并且由原來小體積網箱發展到大體積網箱。
據有關部門測算,衡水湖每年的飼料投入量約4000噸左右,且蛋白質含量多在30%以上,這樣就可產生3000噸(以干物質計)左右的魚類排泄物及飼料殘渣,直接進入衡水湖,造成水質富營養化,對水質的污染難以估量。另外,現常用的水產養殖藥物主要是劇毒高效的菊酯類、有機磷、氯制劑、重金屬類、抗生素、激素類,這些化學制品的投入,也嚴重威脅衡水湖水質安全。
■湖區水質不容樂觀
在衡水湖南部湖區網箱密布的地方,受到污染的湖水正在一次次向人類發出警告。有位網箱養魚戶告訴記者,去年就曾經有3次湖水變紅的事件,讓養魚戶們很是緊張了一陣子,今年的湖水水質會怎樣呢?“但愿湖水不會對魚造成太大的影響。”
有關部門調查發現,目前,網箱養殖、攔網養殖已經成為衡水湖最大的污染源,嚴重破壞了衡水湖自然生態環境。順民莊以南小湖隔堤以西的北關村、前冢村、后冢村網箱密集區,水質一般在Ⅴ類以下;夏季水質甚至達到劣Ⅵ類以下。嚴重的水質富營養化和水體污染,導致了水體缺氧、水質有害,經常造成大面積死魚。
■希望政府扶持漁民轉產
目前,保護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迫切需要取締網箱等湖內水產養殖,但同時水產養殖業又是衡水湖周邊幾十個湖占地村(分別隸屬于冀州市、衡水湖管委會、桃城區)上千戶漁民的主要生活來源。針對這種狀況,衡水湖管委會希望當地政府借鑒外地經驗,出臺政策引導漁民轉產,以從根本上解決湖區污染問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