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開春了,已是投放魚苗開始養魚的時候,但在仙桃市西流河鎮西溝村農民曾祥兵家里,他喂養了8個月的鱖魚至今還養在魚塘里。
“聽說鱖魚是個好品種,價格高也不愁銷,我們就開始養鱖魚,哪曉得長不大!”曾祥兵等5名養殖戶一籌莫展。去年6月,曾祥兵和同村的曾三華、樂海洲、艾新華、王祥兵等5位鄉親,一起到洪湖市小港鎮的奧萊魚苗繁殖基地,買了接近9萬多尾鱖魚苗,投放到各自的魚池里,本來以為春節期間可以賣個好價錢。結果一網下去,他們發現,養了大半年的鱖魚苗居然只長了一丁點。
養殖戶們告訴記者:“前些天干塘的時候才看出是個畸形,平常根本看不出來。”養殖戶曾三華說,“魚表面是黑色,沒有正常的鱖魚顏色漂亮,尾巴也比正常的鱖魚短一截。”
依據自己多年養魚的經驗,曾祥兵他們判斷,這批鱖魚可能是在引進魚苗的時候就出了問題。為此,他們多次聯系洪湖市小港鎮奧萊魚苗繁殖基地的負責人戴軍,希望他能到現場來看一看。但是,戴軍沒有到現場,也不承認是他的魚苗有問題。
為了搞清楚這批鱖魚苗到底有沒有問題,記者咨詢了仙桃市水產局水產服務中心主任別傳遠。“鱖魚上頜骨的末端跟眼睛后面持平的話,肯定長不大。”別傳遠認為,曾祥兵他們喂養的鱖魚長不大,苗子質量的嫌疑比較大,但長不大也存在水體外部污染的可能。
帶著疑問,記者致電奧萊魚苗繁殖基地的負責人戴軍,他信誓旦旦,“我提供的魚苗沒問題,如果漁民能拿出證據證明魚苗有問題,所有損失我包賠。”
雙方各執一詞,讓曾祥兵他們沒了主意。水產專家李學建議,養殖戶要想拿到賠償,首先是要取得權威部門的鑒定,建議曾祥兵找省水科所等相關權威部門現場鑒定,看是什么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