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沿海走來,本報上海邊界行報道組今天上午來到東海之濱的南匯蘆潮港鎮。
蘆潮港與浙江省東部的幾個島嶼隔海相望,但是海水隔不斷兄弟情。通過蘆潮港客運碼頭,上海市民源源不斷地前往嵊泗、普陀山、岱山等地旅游觀光;而浙江海島上漁民捕獲的新鮮海產品也大量通過蘆潮港,運往上海各大水產品市常
每年50萬游客渡海去浙江
上世紀80年代初,南匯決定在蘆潮港建造碼頭,開辟與浙東諸海島的海上通道。1987年,300噸級固定式簡易客運碼頭建成,不過由于碼頭功能單一,客運量少,無法滿足與各海島間越來越鬧猛的經貿往來。1995年,由蘆潮港鎮自籌資金5500萬元、南匯斥資7000余萬元建造了3300噸級集客運、貨運、車運為一體的車客渡碼頭,開通了至普陀山、嵊泗的客運航線。自此,上海人與隔海相望的浙江兄弟間有了相互“串門”的好通道。
如今,嵊泗游、普陀山游已成為兩條火爆的旅游線路。據碼頭負責人介紹,每年,有50萬左右的上海游客從這兒渡海,只要幾個小時,便踏上了嵊泗、普陀山的沙灘。
每天百噸海鮮運來上海
上海人餐桌上的海產品,許多來自嵊泗,正是在蘆潮港“登陸”,轉運到全市各大水產品批發市常
以前,嵊泗漁民賣海鮮,要自己駕船來上海,風險大,運得少。如今有了蘆潮港這個中轉站,賣水產品再也不愁。每年11月至來年1月,是嵊泗漁民的收獲旺季。這時節,每天光梭子蟹就能裝滿七八輛5噸卡車,上百噸海鮮通過車客渡船運來蘆潮港。
而蘆潮港的優質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通過海上通道,運往嵊泗、普陀山等地。每天,滿載新鮮蔬菜、豬肉、雞蛋、大米的卡車駛上車客渡船,就連南匯的西甜瓜、水蜜桃,浙東海島上漁民也能和上海市民一樣嘗鮮。
為進一步加強兩地聯系,嵊泗在蘆潮港成立了辦事處,蘆潮港鎮政府也時常派人到嵊泗和普陀山,雙方手牽手,共促經濟發展。
“跨海”媳婦“嫁對了地方”
經貿往來頻繁,蘆潮港小伙與島上的姑娘也悄悄來往著。唐德明和楊志娣便是一對。1995年,由于生意往來互生愛慕,在大洋山開服裝廠的楊志娣嫁給了南匯人唐德明。現在,蘆潮港龍吟小區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子是他們的家。夫妻倆在鎮上開了一家水產銷售門市部,生意做得很不錯。
“伲日腳一定會越過越好”,一口南匯話的楊志娣說,自己和從浙江嫁來蘆潮港的姐妹一樣,都“嫁對了地方”。現在,蘆潮港分城區的動遷工作進展順利,不少大項目將落戶此地。未來幾年,從洋山、嵊泗等島嶼來蘆潮港的“跨海”媳婦們,有望住進嶄新的動遷居住小區,到氣派的大公司“上班領工資”。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