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我們將以被市列為農業‘一鎮一品’示范鎮為契機,采取積極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計劃新增淡水養殖面積2000畝,打造萬畝水產養殖基地,力促水產養殖業上新臺階。”近日,藍城區白塔鎮鎮長吳義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白塔鎮位于藍城區西部,共有1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鎮內的農民從事水產養殖歷史悠久。近年來,該鎮積極引導各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水產養殖基地配套設施,擴大“四大家魚”(草魚、鰱魚、鳙魚、羅非魚)養殖規模,形成以個體養殖為主體,區域連片、專業合作一體化經營的局面。
水產養殖有一定基礎
“聽說今年我們鎮被列為‘一鎮一品’示范鎮,這將對我們打響白塔‘四大家魚’品牌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本地魚名氣大了,效益才好,我們農民才能得到實惠。”在白塔鎮寶聯村,養殖大戶郭樹仁在談及該鎮實施的農業“一鎮一品”工程時,笑呵呵地對記者說。據了解,像郭樹仁一樣從事“四大家魚”養殖的農戶在白塔鎮共有100多戶。目前,該鎮共有“四大家魚”養殖面積8000多畝,年產值8500多萬元,年純利潤3000多萬元。此外,該鎮的廣東望天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抓好“四大家魚”養殖的基礎上,建成了我市乃至粵東最大的娃娃魚養殖基地。目前該公司年產“四大家魚”達15萬公斤,年銷娃娃魚1萬尾。
面臨著產業升級的緊迫性
“白塔的水產養殖有一定基礎,但面臨著產業升級的緊迫性。”吳義榮對記者說,白塔鎮農民從事水產養殖歷史悠久,但總體上存在著水產養殖基礎設施落后,無整體規劃和品牌意識,經營較分散;鎮級的水產技術服務站科技含量不高,缺少先進的化驗設備,大多數農戶憑經驗養殖,無技術規范,養殖風險較大;部分農戶資金短缺,不能滿足生產資金投入的需求和新品種引進的需要,極大地制約了其發展新品種養殖和推廣新技術的積極性。因此,白塔鎮水產養殖業謀求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