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鰻魚占到全國產量的80%,但沒自主品牌。面對日本進口商無休止的壓價,企業難以接受。近日,在順德舉行的一論壇上,企業家呼吁打造廣東省“鰻魚業航空母艦”應對挑戰。
多方攜手共同保護行業利益
隨著孔雀石綠、硫丹等不斷在海內外媒體上“露面”,加上日本“肯定列表”等技術壁壘的增多,包括順德在內的廣東省鰻魚行業出口遭受巨大沖擊。而國際市場上不斷出現的“毒魚”傳聞,使得“中國制造”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不斷受到擠壓。如何在這種國際環境中,保證廣東鰻魚出口數量及價格,就成為廣東省首屆鰻魚業健康養殖發展高峰論壇上的焦點問題。
廣東省工商聯鰻魚業商會會長徐利明表示,此前鰻魚行業出現的“硫丹”等事件,對全省鰻魚養殖、加工和流通企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雖然該省的鰻魚產品并無質量問題,但日本鰻魚進口商在談判中借機打壓企業價格。最終,在省鰻魚協會的牽頭組織下,該省鰻魚企業統一出口價格,有力捍衛了企業的合法利益。
對此,廣東省鰻魚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周添雄跟進一步提出,該省擁有一支在資本、技術和經驗等方面都非常成熟的鰻魚投資、經營和管理人才隊伍,這為組建鰻魚業的“航空母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他認為,協會要進一步凝集行業的力量,通過建立全省統一的品牌、價格和質量等資源優勢的“鰻魚業航母”,日后就可對外進行談判、議價等,保護全體企業及利益。
用技術確保產品質量
近日,由省鰻魚業協會、深圳安多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廣東鰻魚健康養殖研究所正式在順德掛牌成立。該研究所與廈門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珠江水產研究所合作,以兩大機構的技術力量為主體、以企業生產一線技術和管理人員為骨干共同組成,為今后廣東省鰻魚養殖及加工等環節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從源頭上確保鰻魚產品的質量。
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委員艾春香指出,鰻魚生產最重要的就是質量問題。為此,該研究所日后將借助國內其他專家的力量,共同解決鰻魚行業在養殖、加工等技術問題。同時,他們還將到企業、市場一線進行考察、調研,為鰻魚行業建立有效的行業預報制度和戰略研究機制,在解決現實技術問題的同時,為鰻魚行業做出科學的發展規劃,以推進廣東鰻魚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廣東鰻魚”行業品牌的建立提供技術保證。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