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記者在墾利縣永安鎮精品大閘蟹養殖區看到,許多蟹池水面上漂浮著長滿綠色植物的網床,技術人員介紹說,這就是東營獨創的大閘蟹養殖模式—浮床種植空心菜。
大閘蟹住進綠色“別墅”
記者看到,這些蟹池的水面比普通水面多了許多白色的網床,這些網床上種有綠色的植物—空心菜。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種植空心菜的浮床所用的制作材料、規格參數、投放面積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的,之所以把床中間做成網狀,就是為了便于在上面種植空心菜。據了解,根據蟹池面積的寬闊程度,浮床的投放固定方法略有不同。
“這些空心菜的作用不可小瞧呀!”東營市黃河口大閘蟹協會的燕會長介紹說,空心菜是大閘蟹重要的飼料來源,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多種微量元素,符合大閘蟹的天然食性。空心菜為大閘蟹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棲息、隱蔽、蛻殼場所。大閘蟹只能在水中作暫短的游泳,一般情況下,特別是在夜間,喜歡爬上各種浮葉植物休息及嬉戲,當白天大閘蟹爬在浮床上攝食時,機體易受陽光照射,有利于鈣質的吸收,促進甲殼的生長,同時也可以減少體表寄生蟲的危害。在炎熱的夏、秋季節水溫過高時,又可以借助水草隱蔽,以達到遮陽納涼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水草在大閘蟹蛻殼時可供攀援附著作用,幫助縮短蛻殼時間,蛻殼后的軟殼蟹又可以在借助水草藏身,使其同類及天敵不易發覺,從而降低了被殘食的可能性,提高了軟殼蟹的成活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空心菜可起凈化、穩定水質和改良水質的作用。”燕會長說,大閘蟹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的水環境中,由于人工投餌其殘餌沉積池底,水質容易變肥,這對大閘蟹的生存和生長危害極大,更容易導致蟹病發生。養蟹水域栽培空心菜以后,可以吸收水中氨氮和無機鹽類,改良了養蟹水域的水質。同時,水草還可以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增加水體的透明度,對促進蛻殼、改善品質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空心菜的種植能增加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混養魚類以及底棲動物如螺、蜆、蚌、水生昆蟲、小型魚蝦等生物的生長,它們又恰恰是大閘蟹極好的天然餌料,為大閘蟹提供良好的食物,尤其是空心菜叢生的養殖水域,大閘蟹定居性強,有利于防止大閘蟹逃逸。“打個比方說,通過浮床種植的空心菜,相當于給蟹池安裝了一臺綠色的‘植物空調’,既可以在高溫時節降低水溫,又能吸收水中的氨氮,優化大閘蟹的生長環境。”燕會長說。
養殖模式是東營獨創
據介紹,在蟹池種植空心菜進行大閘蟹養殖這種模式是我市的首創。它巧妙的利用空心菜既可以優化養殖環境,又可以為大閘蟹提供飼料,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據悉,東營市玉峰水產有限公司在墾利縣永安鎮精品大閘蟹養殖區分別選擇130畝和80畝池塘進行大規格扣蟹和成蟹養殖試驗。
養殖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試驗池還采用了微孔增氧技術,用鼓風機通過池底鋪設的管道為水池供氧和改善水質。另外,他們還在池中套養泥鰍、鯽魚、草蝦、草魚等品種,達到立體養殖的效果,并投喂空心菜、新鮮野雜魚、豆粕等飼料。目前,制作的280個浮床都已種植上空心菜并投放到養殖池中,扣蟹和成蟹生長情況良好。據技術人員介紹,5月9日投放的規格為8萬只/斤的大眼幼體,不到兩個月時間,已長成平均規格達到300-400頭/斤的扣蟹,而傳統養殖模式下養殖的扣蟹規格約500頭/斤,相比傳統模式,扣蟹規格增加10%左右;4月9日投放的規格為56-60只/斤的扣蟹,目前成蟹平均規格為1.1兩/只,而普通養殖模式下養殖的成蟹規格僅為0.8兩左右,成蟹規格增加25%左右,初步分析,成蟹養殖試驗池每畝可產黃河口大閘蟹180斤,其中3兩以上的達到30%,畝產值可達8000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