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上半年從海南口岸出口的水產品達39895.8噸,出口額1.318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6.8%和42.1%。按出口量排序,海南首次取代江蘇省進入沿海省份前六位。
據市場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出口水產品品種主要有羅非魚、對蝦、帶魚、金鯧魚等。在出口的各類水產品中,羅非魚總量居
首位,共出口2.0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0.2%,成為出口的最大亮點;蝦類6233.7噸,增長55.3%。凍金鯧魚出口量由去年同期的152.2噸增至今年的718.7噸,成為水產品出口的新亮點。
目前海南省水產品出口地已由過去的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及香港、臺灣地區等擴大到加拿大、英國、菲律賓以及比利時、西班牙、歐盟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瑞典、瑞士、波蘭、葡萄牙等國為新開拓的市場。
海南省注重從源頭上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推行無公害養殖模式,推進羅非魚和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備案和后續監管工作,加強水產品質量管理,保障出口養殖羅非魚和南美白對蝦的原料安全。
另外,各出口企業聯結的水產養殖基地共有206個,面積5.3萬畝,并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定為出口基地,按出口的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出口要求。
同時,有關部門還對出口養殖羅非魚和南美白對蝦從原料輸入到生產加工、包裝、冷藏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管,以確保出口產品衛生質量。目前全省共有25家水產加工企業通過haccp驗證,10家企業獲歐盟注冊。由于產品質量均符合出口標準,海南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