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草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然而,草魚也是水產養殖動物中病害最為多發的一種魚類,2011年草魚主要病害包括草魚出血病、腸炎病、赤皮病、爛鰓病、車輪蟲等,全年最高發病率在8月,為1.42%,由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98億元。
在感染草魚的所有病原中,草魚呼腸孤病毒感染導致的草魚出血病危害最大,是我國淡水水產養殖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現將草魚出血病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 免疫預防
從近十年的養殖數據所得,草魚死亡率低于5%的魚塘,免疫覆蓋率高于85%,免疫覆蓋率小于1%的草魚,死亡率都在40%以上,因此免疫是影響草魚死亡率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草魚出血病對草魚養殖造成巨大危害,國內眾多研究機構從病原、宿主和環境的各方面對草魚抗呼腸孤病毒展開積極研究,試圖尋求控制該病的有效方法。但很多研究成果還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到目前為止草魚出血病還沒有特效藥物治療,免疫預防是控制草魚出血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從上世紀土法疫苗到細胞滅活疫苗,再到現在已經實現法規化和工廠化的弱毒疫苗,草魚出血病疫苗是水產動物中研發得最成功、應用得最廣泛的疫苗產品。
由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發的草魚出血病弱毒疫苗(GCHV-892株),于2010年獲得國家一類新獸藥證書,2011年取得生產批準文號,是目前國內唯一取得生產許可、預防草魚出血病的疫苗,采用注射方式免疫,免疫持續期可達12個月。
2. 加強飼養管理
除了疫苗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草魚出血病的關鍵。引種和進苗時,要確保無病毒感染或者已經進行過免疫接種。干塘時清除表層淤泥,并進行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曝曬7~10天。魚苗下塘前,塘水要用消毒劑進行處理。加強水質管理,定期加注清水,并潑灑生石灰或者添加微生態制劑凈化水質,都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草魚出血病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