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自上世紀末起,東海、黃海和渤海海面開始大規模出現水母,其分布范圍之廣,數量之大,時間之長,在歷史上也屬罕見。2003年是水母集中暴發的一年,引起纏繞阻塞網具、漁獲量減少和在海濱浴場傷人事件。2004年渤海遼東灣白色霞水母異常增殖,隨之漁民反映海蜇產量大幅度減少。據2004年至2007年8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渤海和黃海水域沙蜇的數量已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水母暴發是近10年來中國沿海海域突出的生態問題,嚴重影響到捕撈漁民的生產、生活。
水母大量發生的影響
水母暴發與魚類的過度捕撈、氣候的改變、富營養化及物種入侵密切相關,對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水母暴發影響經濟魚類的漁獲量、阻塞沿岸工業和船舶的冷卻水系統、傷害海濱浴場游人等。而且造成傳統漁場無法生產等現實,已嚴重影響了我國東、黃、渤海夏秋汛的海洋漁業生產。此外由于水母生長速度極快,在短時間內可蔓延大片海區,使海水遭受嚴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目前水母的大量繁殖、生長所帶來的危害,已遠遠超過了近年來近海赤潮所造成的危害,如果大型水母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不僅使海洋漁業資源長期不能復蘇,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
目前在東、黃、渤海夏秋季大量暴發并危害較嚴重的大型水母主要為沙蜇、白色霞水母和海月水母幾類。沙蜇、白色霞水母和海月水母均是在一年中完成其生活周期,在中國沿海一般產卵后在11月底逐漸萎縮直至死亡,目前還有3個多月快速生長期。這期間,海域中的大型水母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黃、渤海漁業資源和海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一、大型水母在近3個月的生長期將大量消耗海域中的初級生產者和次級生產者,將造成以此為食的魚、蝦、蟹類資源的餌料缺乏,特別是造成在此期間產卵或處于幼體階段的魚類餌料的缺乏。二、在秋訊生產季節,大型水母暴發水域水母阻塞、纏繞網具將使黃、渤海的秋訊作業無法進行,漁獲量將大幅減少。三、因食用水母海蜇同大型災害水母類的食物鏈層次相同,預測大型災害水母暴發的年份,食用水母海蜇的產量將大幅下降。四、因沙蜇和霞水母的刺胞毒性較強,大型水母集聚區附近的海濱浴場將受到一定影響。
應對措施及相關建議
一、緊急起動災害水母跟蹤調查方案,隨時預報災害水母暴發的時間、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建議8月~9月份在黃、渤海水域進行針對災害水母進行的航次跟蹤調查,進行災害水母暴發情況速報,警告、指導漁民和浴場游客回避水母暴發水域。
二、有組織地向黃、渤海沿海漁民宣傳、預警水母暴發情況,傳授防范大型水母的新型捕撈網具的制作和捕撈技術。
三、向黃、渤海沿岸的水產加工企業和漁民推廣沙蜇加工技術,組織相關的參觀學習或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鼓勵漁民加工利用沙蜇。
四、對近年水母暴發成災現象予以充分重視,加大力度重點支持相關大型水母動態監測調查以及發生機制基礎研究工作。
五、近年中國黃、渤海近海大型水母的大量暴發,與全球海洋環境特征變化密切相關,在這一領域尋求多方面的國際合作尤為重要。包括研究方法的比較、資料信息交換、水母種類的鑒別比較、確定我國不同海域以及日本海域等大型水母的之間親緣關系研究時樣品的交換等。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