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生物石?
在珊瑚缸中,生物石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生物石的名字由來是由於生物石是在珊瑚礁中死去的珊瑚、不斷的沉積及受到海水的侵蝕,令到石中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深淺不同的洞,而負責分解水中過量營養鹽(NO. 2/3)的厭氧細菌及好氧細菌亦分別進駐於石洞中的深淺之處,當水流流經生物石之時水中的剩餘營養鹽會被石中的細菌消耗掉,從而產生凈化水質的作用.
人們在以往數十年間曾嘗試使用不同的過濾方法(如底喉架)來飼養對水質要求極高的石珊瑚(如SPS)均不成功,直至70年代水族界大師級人馬Peter Wilkens發現這塊平平無奇的石原來內藏有這麼大的效用之后,利用生物石為主加上其他如蛋白質撇除器(skimmer)等設備后發展成Berlin system,令日后珊瑚缸中生物石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除了主要的過濾作用之外,生物石由於是珊瑚礁中死去的珊瑚、不斷的沉積而成,在缸中生物石對水質及鈣/硬度含量等亦起了一定的緩衝(buffer)作用,有助維持水質穩定,因為生物石中死去珊瑚骨骼?|慢慢溶解回水中,釋放鈣及其他細小的微量原素返回缸中.
生物石中的洞亦提供予缸中魚類及其他生物棲息及躲避的空間,滿布鈣化藻的生物石在魚缸中亦比慘白的珊瑚骨來得更漂亮自然,在珊瑚缸中利用生物石砌出的礁石更能模擬出海底的優美環境.
怎樣才是好的生物石?
好的生物石首要條件是輕身,越輕身的生物石代表石中的洞越多,越多的微細小洞令到石的表面面積越大,越大的表面面積代表更多的細菌可以住進石中,令到過濾效能大大加強. 石的表面要保持濕潤,那麼石中的細菌便不會因缺水而死亡.
石的表面最好長有適量的鈣化藻,鈣化藻的顏色為紫色或粉紫色,鈣化藻生長在水質良好及擁有充足陽光的水域,長有適量的鈣化藻的生物石除了美觀外,亦間接代表了該石是來自水質優良、低污染度的海域,但是人們一般有一種錯誤的理解,以為生物石上的鈣化藻越多越好,其實過量的鈣化藻會大量覆蓋掉生物石上的洞,令到生物石不能有效的發揮過濾作用,長有適量的鈣化藻的生物石則可以有效的在石 中製造出好氧及微氧兩個區域,令過濾更全面,依個人之見鈣化藻的覆蓋率最好為60%左右.
石中的生物,很多人在購買生物石后發現石中有蟲或蟹仍然不加處理,認為係好野來的,其實對生物石中的生物的處置的確是眾說紛云,有人認為生物石中的生物可以幫助吃掉缸中過量的食物及魚的排洩物 ,間接令水質不致於惡化,亦有人認為應該先分別生物石中的生物是屬於有益或有害,除去有害的生物便可,但我認為由於生物石上的生物十分細小、難於辨認外,石中的蟲亦己藏於石中深處,難於發現,更不用說去分辨有害或有益,若果你希望有一些小生物來助你吃掉缸中過量的食物及魚的排洩物(即所謂的cleanup crew),我建議你去買,市面上有很多效能很好的cleanup crew如醫生蝦、食腐縲、紅藍腳寄居蟹等,價錢十分便宜,總好過將有害的蟹、沙蟲、偏蟲等生物引進缸中,最后輕則要用捕蟲、蟹器,重則要清缸清石或落藥等嚴重后果.
只購買已經過處理的生物石,除非閣下懂得處理生物石,否則應只購買已經過處理的生物石,由於經過運送的過程,未經處理的生物石上的生物及植物會在運送途中死去,某些死去的生物更會在死后放出毒 素,滿佈大量死去的生物及植物若未經處理便放入缸中,生物死后放出毒素加上腐化作用會令缸中的水質急劇變壞.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器材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